别人的前男友,分手了还能帮自己赚6亿

众所周知,周杰伦有三大爱好,秀恩爱、喝奶茶、给人表演魔术。
其实他还有个爱好,就是画画。
周董经常会在ins上分享和画有关的日常,活跃得像个高仿号。
偶尔羡慕妈妈叶惠美的美术细胞↓

带小朋友画画或者欣赏画↓

还有自己频繁地去看喜欢的画展。

他说,有时候看画能给人音乐上的灵感,相信画画的人一定也很喜欢听音乐(尤其是他的歌)。
在追星这块,杰伦粉丝后来居上;在追画这块,周董本人可以说是把握得死死的。
他去年晒过大卫·霍克尼的经典之作——《艺术家肖像(泳池及两个人像)》,配文:“It's coming home”。

还兴奋地拍起了同款,活脱脱一个追星男孩。

有粉丝猜测,周董这是要把画买回家了吗?
隔月,这幅画在纽约以9031.25万美元(当时约合人民币6.26亿)的成交价,被人匿名拍下。
刷新了在世艺术家作品成交价的纪录,让大卫·霍克尼摘下“贵冠”。
这画到底是不是周董买下的,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但是这大卫·霍克尼有多厉害,让人舍得出这么高价买下来,咱们可以好好聊聊。

泳池——同性文化的乌托邦
这副画值6个亿,首先因为有“泳池”。
很多人对大卫·霍克尼产生兴趣,都是因为他的泳池系列。
单说这个系列的话,最出名的应该是另外一副——《更大的水花》。

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有人跳进泳池,溅起白色水花
60年代初,大卫因为创作同性主题作品在英国遭到抵制,就搬去了美国洛杉矶。
不同于有着寒冷冬日的英国,加州的洛杉矶四季如春,几乎每家都有泳池。
它们在午后闪着耀眼的光,给了大卫很多灵感。
所以在1964年到1971年间,大卫创作了大量以泳池为主题的画作。
画中有着永远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水面,透着洛杉矶空气里独有的燥热和悸动。
出现在画里的年轻人,自由、慵懒、大方地展露和观看着彼此地身体,仿佛与世隔绝。
画作的积累,让“泳池”成了脱胎于大卫绘画风格中的意象。
它象征着多样的线条和加州的生命力,也象征着同性文化的解放。

分手的痛,换来了6个亿
这幅画值6个亿,还因为有“爱”。
《艺术家肖像(泳池及两个人像)》不仅有完美的泳池风景,还有他对爱的读解。
它记录了当代艺术史上最先锋的一段恋情,也记录了大卫最揪心的一次分手。
画中站在岸边的,是他前任男友彼得·施莱辛格。至于在水中游泳的,有人说是他的新恋人埃里克·伯曼。

1966年,搬去美国的大卫,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期间邂逅彼得,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恋爱长跑。
当时的英国还不承认同性恋,所以大卫以往被压抑的情感在彼得身上找到了归宿。
这段先锋恋情影响了大卫解读世界的角度,直接催生了泳池系列,彼得·施莱辛格也成了大卫·霍克尼的御用模特。
当时有人质疑过他这种做法,大卫说:“我要成为一名艺术家,我必须诚实。就这么简单,我是同性恋,而这并不困扰我。”
令人遗憾的是,这段影响了艺术史发展的爱情最终在1971年画上句号。
相传,分手的矛盾点在于,彼得不像大卫那样善于交际。
分手后的痛,激发了大卫创作《艺术家肖像(泳池及两个人像)》的冲动,成就了当代艺术史上含金量最高的“遗憾的美”。

从11岁到80岁,从未放弃热爱
大卫霍克尼对爱的坚持,对创作的真诚,源于他的老灵魂。
但他还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
大卫从没停下探索的脚步,一生都在尝试用各种流行方式来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
80岁生日的时候,他写下“Love Life”,说自己工作的时候像毕加索,自我感觉只有30岁。

在1981年的时候,大卫来中国做学术考察。
他受到中国卷轴画“移步换景”和“散点透视”的启发,尝试改变画风,打破了西方绘画“焦点透视”的规则,创造了“反转透视”。
大卫是西方绘画领域内,第一个做成这件事的人。

在千禧年之后,大卫开始尝将绘画和新技术结合。
他用大拇指在iPhone和iPad上画画,也用过Photoshop辅助创作大型绘画。
有时候,他在iPhone上画完一幅,会直接用邮件共享给朋友们。
遇上好天气,朋友在早餐前就能一下收到6幅(实名羡慕)。
大卫·霍克尼在访谈录《更大的信息》中说,“寻找美景”这件事,只有“长时间努力观看的人才会发现它的魅力”。
他11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当个艺术家,到了80岁,他依旧没有丧失观看这个世界的热情。

翻阅前人的经典作品,就是在借用他们的眼睛和智慧来观看世界。
像周董说的那样,看画能给人带来灵感,因为它让你有限的空间里,扩宽了无限的想象。
# 留言说说:你觉得是周董买下了那幅画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