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 谈谈防御
谈谈防御
刘艳
防御,当我们说到这个词,你想到的是什么,防备?界限?盾牌?这些词都一定程度上很形象的说明了防御的表现和作用,当我们采取一种行为或心理活动,来避免自己体验到不愉快的情感,那么这就是防御。

在我们出生的时候,是非常脆弱的,无论在身体层面或是心理层面都没有防御,皮肤娇嫩,成人轻轻地抠一下可能就破了,
在心理层面,那时候人没有自保的意识,分不清他人和自己,没有边界,外面给什么,在心理上就吃进什么,
以此建立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他人的理解,随着人的成长,人的心理防御逐渐发展起来,几乎和身体的成长同步,在心理层面上的自我保护功能逐渐完善。
不过和身体的成长不同,心理防御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在早年的时候,我们的心理防御功能是原始的简单的防御,
例如分裂、投射、投射性认同,看一个人只有好坏、黑白,相信自己所想的所有,而不一定和现实很好的衔接,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就像小孩子有时候妈妈没有满足他,他就会说“妈妈坏”,下一个时刻他可能忘了之前的不好的体验,又会觉得妈妈最好,仿佛前面都没有发生一样,
孩子无法了解和消化一个人或事有时候是好的,有时候也会有不好的状况,而随着人的长大,不只是认识层面,
在心里对外界的观感上,他也会变得更加统整,使用更加精细化的高级防御体系,更加接近于社会的要求,更加利于他与他人的关系和自我的发展,与文化、社会都更加协调。
这种发展变化是防御和人的心智发展共同作用促成的,防御属于心理功能的重要部分,有时候防御也会帮助到其他心理功能的发展完善。

防御的种类非常多,到目前为止,被人们普遍认可理解的就有一百多种,而这仅是人们日常多见的防御的集合,还有很多是目前尚未被很好的认识和归纳的。
有如上战场的士兵需要带盔甲、盾牌,一个人心理的装备中防御也是必备的,它帮助我们应对生命历程中的各种刺激,避免不愉快的情感,危机的状况下,
比如遇到巨大的打击,防御可以使人保持住心理功能,在心理层面上不被压垮,维持一定的现实检验能力、做出判断,自我保护,并规划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且能在行动层面执行。
举个例子,一个士兵在战场上面对枪林弹雨、战友死亡受伤等高度刺激的画面,他的防御帮助他暂且隔离恐惧感,保持专注躲避枪炮,并尽力挽救战友,这个过程是各项心理功能互相配合着完成的,而防御就是首当其冲的部分。
当一个人失去防御功能,那么生存必然是不长久的,重症精神病性患者的防御都是十分脆弱原始的,
外界的一些声音、或者是自己内心未被规整统筹的部分,会不受控制的冒出来,且现实检验能力无法帮助其去除这些干扰因素,人可能会相信自己见到了鬼魂、外星人,相信自己是非人的其他物种等等,
当感觉到悲伤、愤怒、喜悦时,内心也无法容纳这些情感情绪,而是爆发出来,呈现出崩溃、破坏、无法顾忌后果的一些表现。在这个层面上,防御是帮助我们活到现在,并依然存在下去的一种“结界”,
这个结界每个人都有,且心理发展水平越高的人越能灵活使用多种防御,根据所处环境和自我需求不断搭配,维护好现实和心理的安宁平和。

人在0到3岁的阶段,最早出现的防御是:投射、内射、幻觉。
投射是人将自己的情感冲动或愿望归结在另外一个人身上,扭曲了自己看待这个人的态度,例如我对我的一个朋友很生气,认为他做了一件伤害我的事情,
当我和他见面时,我感觉到他看我的眼光充满了敌意,语气也不友好 ,那个过程就是我把我对他的感觉放在了他的身上,且我自己很相信这就是事实。
内射是儿童发展心理功能的重要过程,尤其是出生的前几年,我们很强调母亲对孩子的养育安抚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就是基于此。
先说内射的含义:一个人使用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功能和整合功能,在自己的脑海里建构另一个人的形象,并把这个人的形象持续的放在自己心理,使自己通过这样的过程学会了另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像另一个人对待自己一样地对待自己。
具体一些:一个母亲在婴儿很小的时候,当他饥饿、疲惫、尿湿、身体不适时,来到婴儿身边,看他为什么不舒适,给他喂奶、换尿布、哄入睡、轻拍他的身体,使他感觉到舒适安全,解除婴儿在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痛苦,
婴儿在接受这些的同时,在心里上将母亲的形象“吃进去”,婴儿在心理有了这样一个安抚他的形象,也发展出自我抚慰的能力,当他长大,再遇到不适、挫折、痛苦时,婴儿可以使用曾经母亲抚慰他的方式来抚慰自己,
这里不是说母亲喂奶或换尿布的这些动作,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安抚,长大的婴儿具备了这种能力,在自己感觉很不好的时候,心理有部分功能可以安抚到自己,使自己不被摧毁,
也可以承受一些挫折、不安,承受情感情绪上的不适感,控制自己的行为,不作出自我伤害和伤害他人的事情,因此在情感容忍能力和冲动控制方面,内射的防御机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幻觉是重度的精神疾病患者会使用的一种防御机制,表现为看到或听到一些想法念头,而这些并不真实的,如果没有现实检验、现实辨识的功能,人会无法识别出这些都是基于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产生的,并非事实。

以上列举的是一些原始的防御方式,原始的防御即是在人成长的早期出现和使用的初级防御,和儿童早期简单、脆弱、功能未发展起来的自我状态相匹配,而在后来,人逐渐长大,发展出的防御方式更加多样,
防御与现实、他人的协调性更好,也有助于个体在社会环境的适应,帮助个体获得良好的生存、人际空间,维护自我的内心安全。
一个人越是发展得成熟,使用的防御机制就越灵活、多样,有如一层功能完备的铠甲,罩住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可以根据情境选择适宜的防御,应对刺激和挑战。
限于篇幅以及防御类型的丰富,我们接下来选部分儿童后期发展出来的,相对成熟,也是日常生活中多见的防御来谈谈:隔离、压抑、合理化和升华。
隔离是指我们从意识里去除了对一件事情的情感反应,在思维方面我们可以去想这件事情,但是情绪反应上没有与之相配对的情感流露。
举例来说吧,一位女士遭遇到丈夫严重的冷暴力行为,在婚姻中几年都没有感情交流,丈夫也不关注和处理家庭事务,这位女士很平和的讲述这样一个过程,并没有表现出悲伤或愤怒等情绪反应,
只是称述发生的事情,在思维层面上,这位女士是可以感知与丈夫发生的不愉快的,但是在情感层面上,她没有反应,这就是隔离的防御机制,特指对情感情绪隔离掉的一种处理。
压抑是将情感中的思维内容抹除掉,情感分为两部分:感受和想法,采用压抑的防御机制就是将其中想法的、思维的这部分放进更深的无意识里,使思维层面无法接触到它,而感受是依然存在的,
比如说一个人在街上走,突然地感觉非常的害怕,他能够感到自己心跳加速,紧张等等,但是他无法梳理是什么想法使他产生了这一系列的反应,在情感上、在肢体上他是有意识和感知的,而引发情感的思维是没有了的。
合理化一个人将一件事情或一种感觉情感归结于与之不相关的因素,来回避事实上相关联的因素带给自己的不良感受。
比如说一个人回忆自己儿童时期有段时间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将之归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无力顾及自己,来避免思考和感受到不被父母照顾时被忽略的、受伤的感受。
升华字面上讲就是把自己潜意识当中破坏的、攻击及性的欲望以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方式释放出去,释放的过程是从事在象征层面上和破坏与攻击欲望等同的事情。
例如国家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通过从事抓捕犯罪、制止暴力的方式来进行一些攻击行为,既释放了攻击冲动,又为社会做出贡献;
又如,青少年儿童养成绘画、舞蹈、体育运动等爱好习惯,在象征层面上释放了自己的性和攻击欲望,将它们转化成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当防御是灵活多样的时候,它有很好的保护促进作用,但是有时候,如果我们的防御没有发展好,只能使用早期原始的防御的话,就会变得僵硬且功能不足,这会给个体发展带来困扰,
就像是我们所遭遇的刺激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是风雨、有时候是落石,当下雨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雨伞,当遭遇落石的时候,那就要盾牌,
可是如果我们只有盾牌这种自保的工具,当下雨的时候也举着盾牌挡雨,那人是不是就很累,又或者反过来说,当遇到落石,我们却只有雨伞,没有盾牌,雨伞无法阻挡落实的冲击,那么打击就会剧烈的落在我们身上,人就很危险了,
所以发展好的防御系统是各阶段的防御方式都具备,根据所需使用相应的工具。很多时候在一个事件过程里,人使用多种防御,共同配合,达成很好的应对策略。
防御的使用不是人刻意去思考“我现在要用哪种防御”,而是在应激的当下自然出现的,所以要改善或提高防御机制水平,无法通过理智思维去设计改变,而是在成长中形成的本能反应。
如果你想要升级自己的防御系统,需要在心理上继续发展, 面对并处理阻碍因素,逐步获得多种心理功能的成长,防御也会逐步完善起来,心理咨询是其中一种方式。
防御的种类和功能实在多样,贯穿在所有人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成为人随身带着的隐形盔甲,那么,你的盔甲如何呢?
- END -

刘艳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
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签约咨询师
高校心理咨询师
咨询取向: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
咨询收费:300元/5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