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贝展赶集小记


我集螺年龄已经超过二十年了,居然今年才第一次知道有贝展这种活动。家住18线沿海小城秦皇岛,犹记得三岁时第一次去海边,我捡了一袋子白白的贝壳。那时候海水还没怎么污染,我家附近有棉纺厂和针织厂,商场所在地是一个大水坑,还要再过三年,第一个麦当劳才开业。

秦皇岛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当然有旅游产品啦
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属海螺以及海螺纪念品。
北戴河拥有北方最大的海螺批发市场,当地批发店也最早进入了互联网销售,现在你可以花9块9包邮价,买到一包铺鱼缸的小白贝,也可以花几块钱买个海胆壳给空气凤梨当花盆。由于地理优势,我从小开始就开始买买买。最初几毛一块的买买,小孩子零用钱不多,买的时候也需要察言观色,家长的忍耐指数包括购买数量,单品价格和总价,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尽可能多的入手。再后来有零用钱了,自由度高了不少,每年会集中去收1-2次。
这样默默收集了二十几年,今年夏天终于和大部队汇合了。


原本八月初打算去上海贝展,但是上海高温,加上路途遥远抽不出时间,只好作罢。这次参加的贝展是8.17-8.18两天,果壳网举办的“有意思博物馆”其中的一个板块。
与其说是展览,不如说是一次大集市,来自世界各地的贝商,带着当地的珍奇贝壳,汇聚一堂。买不买没关系,可以看看摸摸,问问价格。

逛到第一家摊位我就很兴奋了,但是当我第三次回头问同行的男票哪个好看的时候,人就没了踪影。小时候买东西都是我爸带我去,这次碰巧男票来北京办些手续,也就一同来玩了,大约男士们在陪女士买东西时,大多是看都不看,只是找个地方坐着发呆而已。

在贝展,除了中国摊主,其他摊位是不太方便微信或支付宝收款的,诸位如果对贝展感兴趣,记得一定去取些现金哦。用现金找零会不太方便,摊主们也希望你给个整数,刚好这就给讲价提供了理由。有时候刚好付款就是整数,一般规规矩矩挑选,摊主也会主动送些小东西。记得要先逛一圈儿,同一种海螺,在不同摊位,价格也不同,一般同一种海螺摆成一小堆的摊位,价格都不会虚高。
一圈儿下基本满足,来最后一个摊位是一大桌子勋章海胆,两位年轻男士也在看,但是犹豫了好久,见 我喜滋滋的挑选,问道:你买这个做什么呢?答曰:可以摆着。对方回:哦哦~可以摆在家里装点书柜。我有点不好意思,怕误导对方进行不必要的消费,补充道:其实我们收集这些,大部分时候就是放在盒子里,想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玩够了再放回盒子里。两位男士面面相觑。

集物真的有什么用吗?答案当然是没有。
集物无非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喜爱而已。
生命自是瑰丽多姿的,有些人觉得喜悦赞叹,有些人会觉得它没有什么用,也有些人会根本不相信它是自发形成的,硬要说它是人造的(假的)。
互联网生活总让人误以为世界很小,而日常生活之外广阔的界,依旧有一些事物,需要你仔细的寻找,方能发现一片新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