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防晒霜的正确姿势
不要以为夏天快过去了,就可以不用防晒了哦~
为了避免暴露于阳光造成的皮肤损伤、早期皮肤老化甚至皮肤癌,有必要每天使用防晒产品。但你真的了解防晒产品吗?下面就来简单探讨一下,帮助我们购买安全有效的防晒产品。
防晒产品在美国作为一种非处方药受FDA管控,在出售前必须通过特定的测试,本文资料主要来自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AAD(美国皮肤学会)和EWG(环境工作组)。
首先放上结论:(1)尽量使用物理防晒产品,不使用含对氨基苯甲酸(PABA)水杨酸三乙醇胺(trolamine salicylate)的防晒产品,避免使用含羟苯甲酮(oxybenzone)的防晒产品;(2)尽量避免使用防晒喷雾,如果使用,则只用于身体,不得直接对脸喷以免吸入肺部;(3)购买防晒产品时除了看SPF,还需要注意是否有防UVA的功能,美国防晒产品会标注broad spectrum(广谱防晒);(4)SPF并非越高越好,一般情况下选择SPF30就够了;(5)出门前15分钟涂抹,用量足够,至少每隔两小时再涂一次;(6)如果长期不晒太阳,应定期检查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VD。

一、防晒产品的活性成分
目前市面上防晒产品的活性成分并不都是安全有效的,根据现有数据,FDA将防晒成分分成了以下三类:
1、已确定安全并有效:氧化锌(zinc oxide),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又称钛白粉)
注:物理防晒产品(physical sunscreen,mineral sunscreen)主要使用这两种成分。
2、已确定不安全:对氨基苯甲酸(PABA)和水杨酸三乙醇胺(trolamine salicylate)
3、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是否安全有效:恩索利唑(ensulizole),辛水杨酯(octisalate),水杨酸三甲环己酯(homosalate),氰双苯丙烯酸辛酯(octocrylene),甲氧基肉桂酸辛酯(octinoxate),羟苯甲酮(oxybenzone),阿伏苯宗(avobenzone),西诺沙酯(cinoxate),二羟苯酮(dioxybenzone),美拉地酯(meradimate),二甲氨苯酸辛酯(padimate O),磺异苯酮(sulisobenzone)
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羟苯甲酮(oxybenzone),它是最常使用的防晒活性成分之一,市面上很多防晒产品都使用了这种成分,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它很容易渗透进入皮肤,从而有可能破坏人体的激素系统。试验结果显示羟苯甲酮:(1)可引起过敏;(2)可通过皮肤被大量吸收;(3)可在人体乳汁、羊水、尿液和血液中检测到;(4)有可能会破坏内分泌;(5)对儿童更为有害。FDA要求测量皮肤对此化合物的吸收率并研究其对激素水平、生殖和发育的潜在影响。EWG建议避免使用含羟苯甲酮(oxybenzone)的防晒产品。其他需要进一步确定安全性的成分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不良作用。

二、UVA、UVB和SPF
阳光中有两种辐射会损害皮肤,一种是UVB,导致晒伤和一些皮肤癌;另一种是UVA,导致皮肤老化、抑制免疫系统、使皮肤中形成自由基、促成黑素瘤的形成,UVA的破坏力比UVB更强。
SPF的中文是防晒系数,指的是涂抹防晒产品后将皮肤晒伤所需要的UVB辐射量与未涂抹防晒霜时所需的UVB的比值,防晒系数越高,防晒产品防止UVB晒伤的能力越强。
因此,美国防晒产品除了标注SPF之外,还会标注broad spectrum(广谱防晒),指的是既能防UVB,也能防UVA,但并不是所有防晒产品都是广谱防晒,购买时一定要认准。氧化锌(zinc oxide)和阿伏苯宗(avobenzone)是美国防晒产品中最能过滤UVA的成分,但仍不够,欧盟对防晒产品的UVA防护作用的标准比美国高。
另外,人们可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SPF越高,表示可以在阳光中暴露的时间越长,事实上SPF与暴露时间并没有关系,SPF越高只表示它可以抵抗越强的光照。而且SPF越高,则其中的化学成分浓度越高,对皮肤的损害也就越大,所以应根据环境谨慎选择SPF,一般情况下SPF30就够了。
三、防晒喷雾
防晒喷雾可能会有吸入肺部的风险,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并且可能无法在皮肤表面充分成膜。尽量避免使用,至少不要用于面部,直接对脸喷。
四、使用方式
出门前15分钟涂抹,用量足够。
至少每隔两小时再涂一次,出汗或游泳时则需要更频繁涂抹。
五、维生素D
维生素D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而阳光可以促成人体合成VD,所以防晒有可能导致缺乏VD,因此如果长期不晒太阳,应定期检查体内的VD水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