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dinary weekend report:要把每天都过成诗
本周基本达成心愿😄:
❤️去图书馆参加活动(听黑胶唱片);
❤️用上了破壁机,自制意面酱,做了番茄肉酱面,黑胡椒和柠檬的配料都很齐全;
❤️用上了巴黎水,做了葡萄冰沙,爸爸👨说很好吃;
❤️用上了安佳纯牛奶、打蛋器,做了巧克力冰激淋,在夏日的尾巴终于不用只吃棒冰了;
❤️get了新技能:骑电动车,还带了妈妈👩,下次就可以骑着小遛去取货了;
———————————————————————————————————————————-
周五上班的时候,决定不只是在脑子里想想,以为把认真生活该有的物件配齐之后就可以好好生活了。决定真正踏出那一步,即使包包不是最满意的,杯子不是最满意的,但是重要的是“走出去”这件事本身,不是吗?
首先和老姜一起预约了muji的活动,不知道天一店是否会开展,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预约上,9块钱折一个灯笼买快乐,不好么?

而后是完成陈主任布置的作业,写《人间词话》的读后感。终于效率挺高地在周五下班前写完了。只是看了豆友的评论和百度上的读后感,面孔黄洋洋的,有种拾人牙慧、还怕人发现的感觉。话说回来,这本《人间词话》还放在红梅宿舍,当初想要每日读一篇的来着,可惜肚子里本来就没有多少中国古典诗词的墨水,就算读了也是囫囵吞枣。还好也是因了这个机会,我才发现还有这种《人间词话七讲》的北大公开课,也想跟着视频或音频,去好好研究研究。重要的不是一听而过,而要记读书笔记。当然,有一些东西可以当耳边风去熏陶熏陶,有一些东西是真的要留出时间来好好下功夫的,譬如日语。日语这东西,学了应该是忘不了的了,因为会看很多日本电影和日剧,甚至有一天去看日语书了呢?

随后是周五晚上去了图书馆,提前15分钟到了,于是去2楼一间阅览室里坐了坐,仿佛回到了在布拉格ntk上自习的时候,这种感觉很好。也去问了工作人员哪里可以接水,是有饮水机的,还有温水热水的选择,看来我带小杯子也是完全够用的了,也可以用保温杯接温水嘛,这样就不怕烫了。下面这张图里的女生一身打扮是我喜欢的,上面是暗紫色,下面是浅牛仔裤,脚上一双黑色的小单鞋(缀有蝴蝶结的),看来这样的搭配也不是不可以嘛,下面就准备入手一双黑色的浅口单鞋。

然后进入周五晚上的正题:听勃拉姆斯。是8月30日的活动,晚上七点开始。
**笔记**
Brams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D大调是因为第一章是D大调,模仿贝多芬来的。)说勃拉姆斯是一个闷骚的作曲家,像有后劲的伏特加。
“站在伟人墓前的时候,会汗毛竖立,觉得灵魂有交流。”当年我也是这样,不过现在都觉得没有什么了,人都是一个人的亚子,不至于说谁比谁高贵到哪儿去吧。
《春之祭》斯特拉文斯基。
关于题谢:贝多芬时期是金主,浪漫主义时期是给挚友:约阿希姆。
关于结构:分为回旋曲式、三部曲式、奏鸣曲式等等。
关于指挥家:本次是切利比达克,他指挥的《伏尔塔瓦河》像两条堵塞的下水沟,下次到要去听听他讲的,《伏尔塔瓦河》。
关于节奏:3/4拍: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3拍。
“奏鸣曲”的结构:
引子(本次略去):呈示部: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
展开部:选取一个主题进行发展
再现部:呈示部again;
尾声:依旧是主部主题题材。




周六我的行程依然安排得满满当当,是有计划的一天,人生就是因为又了计划并且能动性地去完成计划,从中获得的满足感令人身心愉悦。(不过我还没有达成快走的要求,一会儿等不下雨地面干的时候可以去小区楼下走一走,否则白白交了这么多物业费。)








做完意面、洗各类锅具,着实把我累的不行,于是躺在床上睡了一会,睡前给下班回家的妈妈炖上了红枣,下午醒来的时候就闻到浓浓一股红枣香味儿,下次就做红枣豆浆。


晚上妈妈说想吃面疙瘩,就试用了打蛋器和面,最后还是靠手和的。



昨天晚上一下子就学会骑电瓶车了,还去马路上转了转,神经紧绷得比骑自行车还累。还带了妈妈去兜了风。下周回家也要多加练习。
晚上回来,看了一集《半泽直树》。洗了头和澡。
还有一事未做!巧克力冰激淋。于是再次拿出我晾干的打蛋器,还拿出了牛奶。只要买回来的东西没有闲置,那就不是浪费。我一定要做到物尽其用为止。把每件小物的羊毛薅到底。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