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 journal改变生活之三天写完三篇上万字论文
本周是自律的第二周,这段时间一以来,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到了无穷的好处与妙处,请让我一一道来。
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醉生梦死的时间,我挣扎在自己的食欲上,去了趟台湾旅行之后,陷入了更加无所事事的假期。可是在这个十几天的时间,我却获得了更多的思考。
以前我们太忙了,太累了。不断地被安排的工作,下班后为了弥补自己要疯狂地刷视频刷剧刷游戏,认为这就是放松,精神就能充实下来了。但是当我迎来了假期之后,垃圾娱乐时间之余,稍微有了点思索的时间。于是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想法。关于人到三十的,关于梦想的,关于消费理念的,关于人生的,种种种种,很难说清楚,但是我明确地想要改变,我感觉自己已经空虚到了一个极限了,到了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想要为自己考虑一下。
说起十字路口,到是想起之前在上海看的《安魂曲》,
难道你的人生没有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上吗?
八十多岁的老人厉声说出的话真是振聋发聩。尽管说的是外语,却不难感受到震撼。唉,大红老师的版本真的平淡太多了,完全不感动,不震撼……算了,有点跑题
总之,我的人生似乎真的站在十字路口上。至少,它开始徘徊了。
拖延症,现在似乎没有人没有了。可是变得积极起来,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不愿意做的事情,就算我积极得一瞬间就做完了,过几天也会有别的事情。假设自己这么积极了,有又谁会在乎呢?
三十岁,我们想要干啥呢?二十多岁总是很年轻,可是你一旦迈入三十岁,那就完了,做什么似乎都是晚点。
我开始读书。
我没有想很多,我随着心意而动了,我觉得我自己静不下心来。我记得大学考试月之前玩的很疯,不能踏踏实实地学习,自己就采取了这样一种神奇的方法:限制自己两天绝对不允许出门,看完一本小说,然后再不管俗物,踏踏实实学习。我还记得那本厚厚的小说是《午夜凶铃》,午夜凶铃居然有三部,故事还挺好看的。然后紧接着而来的是高度自律的一个月,疯狂学习,只有睡觉前看半个小时手机。其他时间都在疯狂地为了考试而预习,效率非常高。
感觉看书确实能让人静心,这个别的比不了。而且看得必须是纸质书。
我从《刺杀骑士团长》开始看起,第一次看30分钟只能看十几页,看到二十页就觉得自己效率太高了。到后来30分钟能看四十多页,翻了一倍。
我开始尝试做之前想做的事情。我想学习写作,我想了解历史。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这种天命的感觉真的很少出现。我就感觉我现在应该多看书,尤其应该多看历史。
我记得之前看村上春树写自己如何成为小说家,除了刻苦自律的生活外。他也说,突然间就觉得自己应该写小说了,然后就去做了。我是觉得他是真的有天赋,第一部作品就得奖了。
我觉得这种,你感觉你应该做什么,就去做好了,不要得失心太多。我想去练习写作,不知道哪一天这项技能就能用上,我就去做。就像大学时候我去了“没用”的社团剧社,现在解放了我,在学校里带剧团,不用再做让我精神崩溃的班主任了。
其实我和朋友交流过,对什么感兴趣就去尝试,找到自己真正兴趣所在,就不会觉得迷茫和难过了。之前我爱旅游,以为自己会喜欢导游旅游业,还做了一些旅游号等。但是当我以那样的心态再去旅游的时候,我就发现把这个当做工作真是太愚蠢了,是完全没有乐趣的,于是这个心思熄了。
我开始做to do list,后来我找到了一种最简单的BULLET JOURNAL的记录方式。前几篇日记里我说过给我启发的那个博主,他经历挺传奇的,自己理性思考后没有上大学 ,觉得自己需要的东西自己学就可以了,与其背负债务,不如用这些时间做别的。比起很多牛津剑桥哈佛的学霸冗长而有一定学术感觉的让人犯困的vlog,他的更简单粗暴一点,特别直接,很干脆,让人很喜欢。他说你做TO DO LIST时候要注意在旁边写上一栏why,简单描述即可。如果你不知道why,那么这个事情不应该出现在你的todolist里面。
我听一些人说这种list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没有主次,所以我上周总结的时候把一周的任务分为了几类。计划、工作、休息、家务、学习。顺序是先计划,先工作,再做其他,这样就不会把工作网做了,学习只要我按照学习计划学了,甚至没安排好时间没有全部完成,只要我学了,我都是赚的。
然后我最近有点沉迷工作了,没有任何人要求,但是非要自己手写教案,这种时间我居然有。
安排好任务之后,学校那边传来DEADLINE的消息,说8月31日之前必须交三篇论文。一共一万多字。天呢,我最烦写论文了,本周任务排的满满的,回家根本不想工作只想休息,没门
不过要不要抓住机会呢?
干。
于是我完成了一切该完成的工作,效率超级超级高,在论文的生产力下,居然爆发了创作遇,之前的容易疲惫,容易迷茫,容易累,写不出来新的文字,这些毛病全好了!
上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