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00后有代沟
前两天和一个雅思口语7.5的学生自爆英语专业。他好奇不带恶意地问,为什么你英语口语还是不怎么流利。于是我又隐晦地透露了点当年的不得已:专业是父母选的,与我无关。紧接着的问题是,那你想学什么专业。回想当初,答案应该是中文或传媒,但我已经懒得多说了,就草草地说了个中文。他继续发问,那你为它做了什么努力,我简短地说了下当初看书上网课的事情。他还是费解,为什么我不从事与爱好相关的事业,或者为何不继续逐梦。我像个渣女一样告诉他,年岁长了,爱的性质变了,不像年轻时那么有激情了。Something you loved, you just don't love it as before.
至此,我已感受到了我这个91后,与00后的代沟了。曾经我以为,知识也好,爱好也好,能力也好,只要追赶,不至于被抛的太远。但我忽视了一个根本,10年的间隔,我们成长的土壤完全不同。我见到的很多00后,发展爱好为自己喜爱的事物奋发努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恣意盎然地挥洒青春背负属于自己的人生。我和发小提到过他们无所顾忌活出自己的模样,真的真的,羡慕不已。不知是不是高中就能有如此外语能力的孩子们,家庭环境比较包容,我走过的是独裁的童年、青少年、甚至青春。父母把我们当成私有物,口里说的是我们是他们生命的延续,虽然我严重怀疑,这种说法只是跟风而已,他们未必就懂什么意思。但冥冥之中,我们就是活成了父母辈的延续。他们未完成的梦想,想要实现却不能的愿望,全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通过让孩子做父母自己想做的事,弥补自己遗憾缺失的那部分人生。具体的事件我也就懒的细说了,有类似经历的自然就懂,而无论我再怎么解释年轻一代也不会感同身受,因为没有经历过,无法共情。
这种无奈,或许就是代沟。客观地不以人的主观努力而改变,像极了我与上一辈。当我的父母和我诉说着他们全方位360度无死角从物质到精神都极度匮乏的青春时,我能试着用我不太丰富的想象力去勾勒,但永远无法感同身受。我一边理解着,他们因为成长环境,导致了内心极度的缺失,而亏的越厉害,之后就越是用力过猛地试图从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回;而另一边,我又时不时怨恨着我那被剥夺的本该属于我自己却终归是提线木偶工具一般求而不得的人生。看,就算理解,也没什么用。中国的经济发展太快了,割裂了每一代人。于是,我们各自陷在各自的沟里,一整辈、一整辈得孤独着。曾经无数次的努力,渴望能通过修桥筑梯实现与父母的紧密情感联系,反击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沟通性,最后有多努力,如今就有多心灰意冷。真的累了,毕竟是亲情,每次挣扎所撕扯的伤口,太疼了。
于是,当一个更幼小的声音,询问我他所无法理解的事情时,我仅是干脆简洁地懒得细说。不是不愿意分享,而是从一开始,这种类似的情景就让我打从心底地认为,说了也没什么用。我便怂怂地、没有出息地在这默默叹息,原来我也到了与下一代有无法跨越的沟通屏障的年纪了。虽然我一直坚持,心态保持年轻最重要,但衡量年轻的标准可能要随着改一改了,不能以年轻人为参照物,得是更加恒长的品质,比如永远保持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