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女巨人”——Lana Del Rey在《Doin’ Time》MV里致敬50年代科幻电影
美国歌手Lana Del Rey在她最新的MV《Doin’time》里致敬了《绝地50尺女巨人》等50年代科幻电影。看似形式相似,却由于时代的变化而为这个几分钟的视频赋予了新的含义。不得不说,Lana和早期电影的契合度,无论是内核还是MV风格都是天衣无缝。

《绝地50尺女巨人》是50年代著名科幻导演纳森·朱兰的代表作之一,朱兰十分擅长改编科幻小说作家H.G. Well的作品,而他和特效大师雷哈里豪森的“双剑合璧”堪称影史一绝。


提起“放大和缩小”,人们总能联想到《不可思议的收缩人》、《狼蛛》等经典电影;而拍摄此类电影特效的导演在那一时期涌现了出来,其中以戈登、阿诺德、朱兰等为主,其中戈登和阿诺德对“放大”与“缩小”算是情有独钟。比如戈登在拍《结束的开始》时,“用”死了200多只蝗虫;而阿诺德在拍摄大蜘蛛的时候也“用”死了上百只蜘蛛。这些“巨大的生物”,均为真实放大后的效果。





戈登导演在自己作品《木偶人的进攻》中,让男女主角在露天电影院约会看自己1957年的电影《绝地50尺男巨人》。而这部电影显然启发了一年之后上映的电影,也正是我们文章开头所说的《绝地50尺女巨人》。


正如我之前写到的那样,在这类电影中,无论是将野兽放大,还是将人放大,都无一例外地,解释为受到了核辐射/环境污染的影响。这类科幻作品无一例外地都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但有一点无法否认,将女性“巨大化”是非常罕见的。1958年的《女巨人》,诞生于冷战时期和第二次女权运动刚刚兴起之际,抛开电影较为简单低幼的剧情而言,能够在8日之内(拍摄周期)塑造出一个在“商业上”成功的女巨人,在当时的确是顺应潮流且了不起的事情。因此这部电影也被列入了影史经典。

而现在,21世纪的Lana将其“重置”,却也给了观众/歌迷不同的趣味。值得一提的是,女巨人在电影接近尾声时才第一次“出现”。这一点甚至变成了B片迷们经常吐槽的点。而Lana也选择在MV接近结尾时才从荧幕中走了出来,此时歌曲适时响起“Evil,ornery,scandalous,and evil,most definitely!”仿佛在说:你们要的女巨人来了!
不过lana不是为了“复仇”,她是来“玩”的,因为“so ,I’m gonna play myself”。什么?电影院居然出现了一对狗男女,好吧,老娘出来帮你收拾了!而电影《女巨人》中,女主角也是为了报复不忠贞的丈夫,帮谁报仇不是报仇呢?



如果明白了这部50年代电影《绝地50尺女巨人》所传达出的女权、核恐慌,对政府的担忧之后,或许能够明白一位活在当下的美国歌手为何选择这部电影来致敬。Lana本人不止一次地表达了自己对美国政府的担忧,正如前段时间的枪击案促使她写下《looking for America》,透过她这个公众人物去看整个美国社会,这正好对应了那个时代美国人民对核武器的恐惧。美国记者的访谈录中曾写道:当时的人们为了躲避核辐射,纷纷躲进了地下室住,一时间流行起了各种“抗辐射”的药物,江湖郎中们赚得盆满钵满。历史正在上演。
此外,提到女权。这部电影虽然以“女权”为主题,却也时常被女权主义者批判这是一部“伪女权”作品。将女性身体放大在观众眼前,很可能并不明智;其次这种捉奸的低幼剧情,也容易让人觉得女性受到了“某种限制”。而海报上女巨人跨过立交桥的那一幕,会让人联想翩翩。导演身为男性和商人,显然是希望通过各个细节去抓住观众的。这也像极了Lana Del Rey本人的争议,因为你或许很难觉得曾经唱《Lolita》的歌手,现在竟开始担忧起女性和政治、甚至生命起源了。但倘若将Lana的变化看作一名女性在追求自我价值道路上的转变,也未尝不可。但是让女人变成巨人这样的情节设计,在被男性统治的电影界,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电影结尾一个50年代科幻片标志字体的“The End”出现在荧幕上时,充满了B片趣味。满屏幕的CULT风味让人意犹未尽。不过巨大的Lana女士未像那位“女巨人”一样喜欢疯狂嘶吼,而是带着美妙的音乐而来。
© 本文版权归 kingkim123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