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就该救我”
老兵的叨叨叨
2019年8月29日 “公共资源就该救我”
近年来,无视安全警告的“任性”驴友屡屡犯难遇险,新闻不断。这不,8月中旬,湖北宜昌两家六人自驾车旅游,又一次有眼无警告,视告示牌如无物,在溪流中游泳遇险,好在得到当地公安和消防人员的救助,最终有惊无险。

六人脱险后,被相关部门追索救援费用。被救游客开始比较抵触,他们认为,“公共资源你就该救我,我为什么还要对后面的费用承担”?
这就有两个问题必须回答了。
1、该不该救?
2、能不能救?
在理性的基础之上,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说,该!能!
人命大于天,所以该救;专业机构,自然具备相应的能力,所以能救。当民众遇到困难危险时,代表政府职能的公共机构自然应该出手相助,这本就是公共资源的使命所在。
虽然公共资源必须出手,但这险、这难是有分别的。
发生的险情大致可以按照产生原因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客观原因,就是我们熟知的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
第二类则属于主观原因,也就是常说的那种非良性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一类伤害,原本可以避免。危险明摆着,警示也在那里,可偏偏就是不愿相信,以为自己就是例外。于是,客观上本可以用在更需要地方的公共资源,不得不出手相助,而每一次出手都必然产生成本,你的命是命,救援者的命不是吗?你所处的危险环境,对他们来说也是巨大的危险啊!这种可避免的消耗就这么产生了。
面对任性遇险,已有不少景区出台了有偿救援办法,这起事件发生地湖北宜昌夷陵区,也出台了有偿救援实施办法。所以 这次索要救援费用有规可依。
尽管对此还有一些争议,但我相信,支持无偿救援者,也并非鼓励游客任性,而是更多强调公共资源应有的使命;支持有偿救援者,也肯定不是在忽视公共资源的使命,而是想警示更多人,不要去涉险。
正如湖北宜昌夷陵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对任性游客所讲的,“对你的追偿不是目的,是要警示更多的人,不要去涉险”。
所以,这些追讨未必事关金钱,而是期待能约束任性,提升风险意识,保护更多生命。
切记,公共资源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公共资源的调用也是有代价的,这代价自然应该是压到最低,减到最少,好钢要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