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在KTV遇到的各路“奇葩”
在学生时代,我们最常去的一个地方就是“KTV”。工作以后,有时为了应酬,也难免会去KTV。
KTV是个好地方;
有人把KTV当舞台;
有人把KTV当战场;(拼酒)
有人把KTV当茶话会;
有人把KTV当会议室。(接待客户)
不管是流行还是摇滚,民谣还是说唱,在这里你统统都能听得到。
在多年的KTV生涯中,我发现每个KTV包厢里总会有一些“奇葩”,为KTV留下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咱们先来看看一号包厢里的“奇葩”:拦不住的麦霸
麦霸真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只要一拿起麦,就算他爸来了他也无法停止歌唱。(爸爸:“还不回来?”我:“等我唱完。”)
可麦霸分两种,
第一种,唱歌好听的;
第二种,唱歌难听的。
碰到第一种你应该感到庆幸,就算自己唱不上,最起码听他们唱是“养耳”的。
遇到第二种那你就倒霉了,等在你耳朵面前的将是无边无际的摧残与折磨。
再来看看二号包厢的“奇葩”:飙不完的高音
这类人只要一拿起麦克风,女的秒变韩红、黄绮珊,男的则化身为孙楠、苏见信。
在他们眼中,《青藏高原》是头盘,《死了都要爱》是汤品,《拯救》是副菜,《煎熬》是主菜,《我相信》是蔬菜,最后还得来一个《沙漠骆驼》作为餐后甜点。 先甭管唱的好听不好听,这份不畏艰险的玩命胆量和扯着嗓子喊的敬业态度我还是钦佩的。
接下来到了三号包厢:超级和声小天使
不管是否情愿,他们总在上演“最美和声”;
不管是否跑调,他们总在为你保驾护航;
不管是否适合,他们总能把你的调儿带偏到姥姥家;(姥姥:“不是在唱歌吗?怎么回来了?”)
甚至不管是否会唱,他们总在你身边默默的用嘴对着麦克风。
不管怎么说,那份不输于麦霸的歌曲储备量和顶着白眼、厚着脸皮也要跟着唱的大无畏精神,我服!
四号包厢就更厉害了:最美歌厅舞蹈家
快歌儿和舞曲是他们的最爱,每当旋律一想起,他们身体里的舞蹈细胞就如烈火一般熊熊燃烧,无法熄灭。
在他们眼中,空地就是舞池,话筒架就是钢管,每一个同包厢的人都可以是舞伴。
有时,碰上他们,服务员平均每隔半小时就得进去一趟。
为什么?因为他们一旦跳嗨了……
“先生,请您不要站在桌子上。”
“小姐,请您不要穿着高跟儿鞋站在桌子上,这样很危险。”
“二位,这里是KTV,不是迪厅、夜店,即使是,也不可能让您在桌子上展现您的曼妙舞姿。”
最后是五号包厢:借酒消愁谈感情
到KTV,喝酒是不可避免的;
一旦开始喝酒,喝多了是不可避免的;
一旦喝多了,谈谈感情,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你别看我穿成这样,我真不想勾引男人,我就想找个对自己好的,一心一意的。”
“都那么回事,高兴了就行了,要什么真感情啊。”
“我不就想找个长相好、脾气好、收入好、家庭好、学历好的吗?这要求不高啊,怎么就找不到呢?”
“我是真没想到她会出轨,合着平时那份乖巧清纯都是装的,算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的,头上总得带点绿,干一杯吧。”

有的人以前常去KTV,后来就不去了,就好像曲库里的歌,往往火了一阵,过段时间就销声匿迹。
我不知道以后KTV还会不会存在,我只知道,人的情绪总要找一个宣泄的出口,而每一个活跃在KTV的“奇葩”,不过都是需要情感宣泄的普通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