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平均起薪最高的15个专业,最高8484元!
日前,BOSS直聘发布《2019年高校应届生专业就业竞争力观察》,调取了260万2019年应届毕业生样本,涉及879个高校专业。
其中,2019年本科应届毕业生专业高薪榜前15名中,理学和工学类专业占据14席,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占据半数。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占高起薪榜半数
数据显示,2019年本科应届毕业生专业高薪榜前15名中,理学和工学类专业占据14席,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占据半数。其中,高达97%的应届生期望从事技术和研发相关岗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起薪达8484元。
新工科专业毕业生在2019年继续维持着较明显的就业竞争优势。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各大高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最多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96所)、机器人工程(101所)、智能科学与技术(96所)、智能制造工程(50所);新增审批本科专业最多的是人工智能(35所)。
在入围就业竞争力30强的专业中,工学与理学类专业表现强势,占据25个席位,与2018年持平。这些专业中近半数与新工科直接相关,涉及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电子通信、生物科技等诸多领域。2019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竞争力指数从2018年的第三位跃居榜首。
以物理学、应用数学、统计学为代表的基础理学类专业近三年来持续上榜。
值得一提的是,口腔医学作为唯一一个非理学和工学专业入围高起薪榜单前15名。

金融经济类毕业生仅26%从事相关岗位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快速变革,新职业新岗位大量涌现,应届生的就业口径逐年拓宽,“专业对口”已不再是年轻人择业的核心考量因素。
以金融经济类专业为例,其就业面相对最广。2019年,从经济类专业毕业的应届生,仅有26%从事与金融、经济紧密相关的专业性岗位。一方面,国内金融市场监管趋严,外部环境震荡加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应届生在金融领域的求职积极性;另一方面,科技领域人才吸引力渐强,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投资分析师等岗位与金融和经济类专业所训练的数学、经济理论等知识基础存在较高的契合度,正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方向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
而传统的“万金油”专业,如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应届生职位选择面继续大幅拓宽。就业方向除了常见的财务、咨询、行政、市场、IT研发等职位外,还包括电子竞技运营、职业战队管理等新兴岗位。虽然管理类学科就业范围广泛,通适度较强,但由于专业纵向深度不足,应届生缺乏职业经验和阅历,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普遍低于对口专业求职者。
比较而言,宽口径专业整体就业范围持续扩大,强应用型专业岗位分布则呈现差异化走势。以医药类专业为例,由于具有高度专业对口性和壁垒性,同时健康医疗领域热度持续上升,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集中度进一步走高。2019年,有78%的医药类专业应届生就业岗位集中在医疗健康领域,较2018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
哪些专业就业率较高?
从近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本科学科门类中的艺术学、经济学、理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较多。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的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土建大类毕业生就业率上升较多。

哪些专业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高?
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6%,近五年维持稳定。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医学、医药卫生大类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

超四成2015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内转换行业
根据报告,医学或医药卫生大类专业的毕业生工作最稳定,“跳槽”的概率最低,而艺术学、旅游大类的毕业生换工作转行的概率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