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4-25 情绪能量场工作坊,个案分析心得
婆婆是母亲的投射,因为没有养育过自己,所以可以随意向婆婆表达情绪。 老公是父亲的投射,缺失的父爱都在老公这里补齐。 内心的小我与父母划清界限,排斥父母的争吵。我与他们不同,我是好孩子。要做好孩子的童年的自己。 仔细看,其实内心还停留在那个小时候的自己。一旦自发地将孩子视角转变为成人视角,就有了力量,成熟了。 我们想要挽留父母的生命,但这或许并不是父母自己想要的。 当对孩子想发火的时候,就是内在的自己没力量。不是孩子的问题,发完要告诉孩子不是孩子的错。 活在执着里,愧疚干什么,好好对人家不就行了。 该骂骂,该卷卷,不给自己定罪,也不给别人定罪。 没力量才会没耐心。 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没力量陪伴ta。孩子需要的给不了ta,总给孩子自己以为ta需要的。 生命是向下流动,传递,不可能逆行向上。每个人活好自己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帮助。
不要盯着自己的垃圾桶,将自己的委屈发泄出来。 我还是小时候的自己,面对生命中的变动充满焦虑和无力。抱抱和接纳小时候的自己。我已长大,可以掌握未来。 我可以空,我可以生来就是无用的。工作上的挫折来原自原生家庭。女儿啊,妈妈的爱不多,只能给到你这里这么多。
现在的孩子都不缺物质,缺的是自我觉知自我疏导自我接纳。 对别人的愤怒是源自对自己的愤怒,因为自己做得不自信不好。 紧张焦虑不安所以不停得说话–看着自己的紧张,抱着它。说话也解决不了问题。
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保护了年幼的自己不被伤害。但是现在自己已经成长了,不需要那个保护机制了。
既然不是孩子的错,为什么不能和他说个对不起。妈妈被姥姥抛弃,你才接下了妈妈对你的抛弃。 你接下了妈妈的情绪,这不是你的,扔给她。孩子背负了你一辈子的不幸福。
这个东西太好了,我不配要。自己的美,接受不了,不认可自己。 丑才是正确的,美是错的。 非要抓住自以为的正确。你的美丑是自己定义的。 接受自己,才不指责别人 讨厌别人,就是讨厌自己 指责别人就是指责自己,不接受自己,不喜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