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件小事4 捐款
今天吃饭时,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螺蛳壳计划”。
什么是螺蛳壳计划:在上海,还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居住在狭小、破败、阴暗的“鸽子笼”中。美丽心灵基金会发起“螺蛳壳计划”,在设计师的帮助下改造旧居,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干净、明亮且独立的生活空间。
文中介绍、配图看得我心里非常难受,我便捐了5元钱。
放几张图,大家看一下。



同时,我和女儿说了这件事。
我说:“妈妈刚才给别人捐了5元钱,因为这些小朋友居住在非常小的地方,他们居住的地方只有我们家卧室那么大,但他们却有4到6个人,有些还没有爸爸,我觉得非常可怜。”
女儿听了说:“住在那么小的地方啊!
那你是怎么给他们捐钱的啊?”
我说:“我用微信转钱给他们,他们会收到。”
女儿说:“妈妈,你钱多的话,就多捐点,钱少的话,就少捐点。”(说这句话时,我觉得女儿对捐款这件事理解的非常好!)
我说:“对,我们捐钱,是在我们能力范围内。”
我觉得她不明白什么是“能力范围内”,继续说:“比如,有个人,他为了帮助别人,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给了别人,自己什么都没有,你觉得这样怎么样?”
女儿说:“不好。”
我说:“如果今天我为了帮这些小朋友,把我们出去玩的钱全部捐了,我们现在就要回家,在家里待着,什么也不做,你觉得怎么样?”
女儿说:“不好。”
我说:“对,那样也不好,我们捐钱,是在自己觉得开心的前提下,我捐钱帮助了别人,也不影响自己的生活。”
我说:“你愿意帮助他们吗?”
女儿说:“愿意。”
我说:“那你准备捐多少钱?你还有多少钱?”
女儿说:“我还有1元钱,我全都捐给他们,这样,他们就收到了6元钱。”
我说:“那你把全部的钱都捐出去了,你就没有钱了,你真的要这样做吗?”
女儿说:“对啊,我没钱,我回家挣钱就可以了!”
我说:“好的,那我们回家后,我帮你把钱捐给这些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下午回家时,从地上捡了11元钱,我和女儿商量后,决定把这11元钱也捐给这些小朋友。
回到家,我先把我们捡到的钱捐给了他们,又问女儿:“我已经把我们捡到的钱捐过了,你准备捐多少钱呢?”
女儿说:“1元,我只有1元。”说完跑去找她的钱包。
等她找到钱包打开后发现,不止1元,最终算出还有10元钱。
我说:“那你准备捐多少钱?”
女儿说:“5毛”(其实她手里拿的是5元,还是不太认识纸币)
我说:“5毛?你手里拿的到底是多少钱?”
女儿说:“5元”同时把钱给我。
我说:“好的,你准备捐5元,那我给你捐了啊!”
这时,女儿又拿了1元出来说:“再多给1元,这样他们就有6元钱了。”
我说:“你决定好了吗?那你钱就不多了。”
女儿说:“没事,我可以继续挣钱。”
我说:“哇!那你比妈妈捐的还多啊,妈妈才捐了5元,你都捐了6元,我先替这些小朋友谢谢你!”
最终,我帮女儿捐了6元钱。

以上,是今天捐款这件事的一些细节。
有人说:“你才捐5元,你干嘛不多捐点啊!捐这么少,你好意思啊!”
我以前也觉得捐这一点钱,还不如不捐,挺不好意思的,但是让我多捐,我又觉得舍不得,我又不认识你,我给你捐这么多钱,弄得我自己的生活紧张兮兮的,后来一次学习中,我学到,我们捐钱(物)是在自己开心的范围内,自己开心的捐款,别人也收到你的善意,这样才好。
至于为什么5元,因为当时微信里只有5元钱了、、、、、、
通过这件事,收获了什么呢?
1、 我和女儿都知道,捐款是在我们开心的前提下。
2、 女儿明白,钱虽然捐出去了,她手里当时没钱,但她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挣钱!
3、 愿意帮助一些困难的人。
这就是这件事最大的收获!
谢谢你!我爱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