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的那些骚话 Pt.Ⅳ
无限期开放的机器突然有一天开始不断善意的提醒:你该休息一会了。本以为是它良心发现,结果只是它服务器崩溃了。

人至少一半的行为“规范”都来自于他身边的人,因为他身边存在这样的一些人,导致了他会去刻意回避这些人,如果他的身边是另一群人,他刻意回避的事会是另一些。
刚刚做了一个美梦。我们一起在吃大餐,我吃完了,此时她在桌边弯着腰,我从后面轻轻的投入的抱住她,下体自然的勃起了,感觉自己铬着她了,我就松开了她,我们的表情依然没有丝毫变化,她也没有说我什么。对此我特别开心。
对不起,也会变成一种索然无味的歉意夹杂着冷若冰霜的拒绝。
哀怨扭捏急促VS淡然豁达自在
文字是沉默里的话语,和说出的声音不同,它们更容易撞击心脏,和心脏一起跃动,成为难能可贵的一段旋律。
文字似乎就像可以翻面的气球,又像藏在皮肤之下流动的血液与压力,鲜艳腥臭滚烫,无规则的忘我喷射着。
我其实很想知道你在想什么,早就对自己想的事司空见惯,那是一种自己抚摸自己的无趣感,难道你就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
讨厌不确定的事以一种确切的形状出现在我眼前的那一刻,比如给人发微信红包,我并不想知道他发的具体金额,多了少了或者刚刚好的数字都会让我产生多余的思绪,或多或少都会干扰我对他人的印象,我讨厌我被这无聊的数字修改意识。
为何害怕表露自己?貌似散发的优点都与情欲有关一样。
放纵的人可能只是没有可以节制的未来。
美对于一些人是激励,另一些人是障碍。
六成以下熟的鸡蛋都不梗人。

通过朋友圈来验证自己对地震的感知力。
把自己创造的一切美都放进心里,变成一件透明的衣裳。
我知道自己很瘦,你可以说一些我不知道的事吗?
应该用你那高贵的自尊做点事情,不然它必将一文不值。
看啊,他就像一个灾难,谁会选择他啊。
野花、蚂蚁、蜜蜂都从来没有以一种甘愿的心情存活与世,它们昂首挺胸,从不望洋兴叹,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拥有属于自己的情感,拥有属于自己的美,生生不息。
对于某人情感的全部思绪,都会被更多的最近的思绪不断的冲刷着,最终变得像一根接近于透明的头发丝一样。它终将比不上一切可触见的真实存在。
每次有所长进,我都忍不住去回顾那些带着自卑活过的过往。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是暧昧最明显的样子。
虽然米饭是一样不容易吃腻的食物,但这份不腻可能是建立在多种多样的下饭菜之上。对米饭的尊重就像对人基础的信任,但感情有互相的信任仍然远远不够。
饥不择食者的丑陋——自身吃饱后的一瞬间,即使还没有吃完,他也会开始审视剩下的那部分是否还要继续吃下去的必要,参考过往吃过的一切,类比着它的味道,外观等等。
显而易见,牺牲是更大的接纳,其实我们都不想加深各自的私欲,但这一切都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牺牲并不是一种单薄冲动稀弱的情绪,也只有大量的接纳才能产生亲密。
亲近他人时我在渐渐接纳自己。
没有版权的app,连别人发了新专辑的消息都收不到。
文明在弘扬,丑恶在流传。

对于一个很瘦的男人来说,被看见了手臂上鼓起的青筋,懂得照顾人的会问我这样你会不会很痛,而无聊的人会带着鄙夷吃惊的神态说你好瘦啊!
如果你今天不开始努力,十年后你依然还会感叹如今的不完美。
年轻就该大力的挥手扭胯。
把时间拿来睡觉都比玩手机强。
学会了一种新的微笑。
在一段关系中,我最擅长把对方推开,在角落里大声哭泣,好让她过来安慰我。我还擅长每天幻想着失去她,并弱化她的存在,削减她对于我的意义,在拥有她的时候就开始减轻那份已经失去了她的痛苦。
你是否也喜欢从带把的一端剥开香蕉呢?
残缺之下的美丽更让人沉醉。
制度一般站在正义的角度撰写,用其自以为神圣的光芒照射万物,但这却是罪恶之人根本性上无法理解的光芒,他们早无法理解正义为何物,于是他们才会被正义歼灭。反之,在罪恶笼罩的世界中,正义也同样难逃歼灭。
接触新事物的初衷之一是想被它的美所震撼,或和内心的某种认知和情感产生共鸣。
感觉克服点外卖会上升到克服耍手机的难度上去,本来需要克制的东西已经很多了,好吃的,色情的都很难克制了,可是这些人还在疯狂的开发欲望。
以前对别人变形的牙刷产生过疑惑,刚刚似乎找到了答案,可能是刷牙的力气太小才让我的牙刷久久没有产生变形。
我们在使用人工智能语音之前都先要被它调教(教学)了几下。
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朋友最后难免沦为网友。网友最后难免沦为微信好友,微友最后难免被拉黑,成为路人。

为何经过了多年,我们之间的交流依然隐约存在“我感觉你在针对我。”这样的不融洽气息。
我逐渐接受了自己每个角度的脸的样子。并开始留意最帅的表情和角度。
谈恋爱别在网上找,现实里很容易做到永世不相往来,网络里很难。
由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与我相爱的那个人也变成了万里挑一。她极其罕见,且极其昂贵。
假设父权社会中的几个男的去母权社会里生活。
你真的有进步很多,只不过别人也在进步而已。
我从来没注意过自己写的文字属于什么文体。
请注意到你说教和批判的语气。
人的自大是由很多别人和自己都无法修改的认知组成。
人和人承受的东西很类似,只是某类人执着着把痛苦表达出来。
承认自身的不足也有助于增长自信。
对钱的要求有时只看你习惯了怎样的生活。或看你永不满足的物欲和安全感何时得到真正的满足。
拥抱亲吻是一种亲密的表现。你拥抱过哪些人?你与父母有多久没有拥抱过了?为什么东方文化没有了这个仪式?
有的人喜欢去热闹的地方,有的人喜欢去话少的地方,好比网易云的评论区和虾米的。(我在虾米)
人类世界有一件很好玩的事,你可以用任意方式看待自己或这个世界。
慢慢减少自私,我收获了很多自信和快乐。
我比你们率先到达了28岁。
磨难来的越早越好,我人生的一切,被打破的越早越好。
别一开始就想得到某个人的喜欢或者爱。
人们无法承受讲述人自己的悲伤很接近无法承受自己悲伤的情绪。
渐渐的自己被活成了某一种人。
没常识真可怜,看小说都无法脑补。

在回复陌生人的评论时,在交流的同时,总会用心的也准备好收尾的话。
人在说好听的就多听着,不是谁都能一直能说那些。
当有一天你在描述过去的一些事时,你会开始在从前、以前、之前、甚至曾经这些词之间犹豫不决,感触叹息。
我已在地球存活了10220天了。
把悲伤放在别人身上来讲述,你和我就不会那么悲伤。自己讲自己的悲伤是最沉重的。但自己讲自己的快乐又是最幸福的。
很多软件都在悄悄累加“新”功能抢占人们更多的时间。
被很多人喜欢时,仿佛会削弱我的那份喜欢一样。
很多人都喜欢很多人喜欢的东西,甚至有时他们会不敢喜欢没人喜欢的事物,所以我更偏爱没什么人喜欢的东西。
人的意识其实不存在自然之中,但却又是人这一物种毕生力求证明或表达的。
现在的人总找不到交流的人,可能他们不被理解的部分过于繁复。这与不断被简化的一切有关。
看着日记数量或其他数字的不断增大,那仿佛是我心中的某种物质的增大。
开心的时候才会紧张时间的流逝。
菜炒的更熟一些,是不是也是不自信的表现?
能膨胀就多膨胀一天。
刚刚剥完皮的土豆,不小心掉进了肮脏的垃圾桶里。
我有没有话语权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不知道,我说的观点对大家有无意义。这是交流的重点。
有很多感情问题,都跟新鲜感有关。
现在社会的大趋势已经变成了,性经验丰富的可以明目张胆的嘲笑没什么经验的,洁身自爱成为了一种自卑的事了,不是所有都要有参与之后才可以获得话语权,比如这种话语权我就不稀罕。
雪糕散发的冷气的形状和烟一样。
我们对猥琐的判定很难达成共识。
我随时都是全然的敞开着自己,但依然不知道你到底观察了我多久。
写日记都要打草稿的,不知道是一个多么较真的人。
努力做那种只要被喜欢上就爱不释手的人。
总有很多想看的却一直没看,但又不放弃仍然想看的电影。
一个人的某种可能性吸引着我像她靠近。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手机有了和人一样的体温。
太过浮躁就难以入睡。
朋友圈太岁月静好了/太积极向上了/太吵了,我待不下去。
自己简单的生活与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人的审美喜好是改变相对缓慢的一件事。
好朋友就是拿来吵架的,和其他人吵架通常互相了解的太过稀少,争论背景过于宽泛,存在大量虚伪的批判,而稳定关系之内的一般意义的吵架可以暴露自己的问题,对彼此都是好事。
失灵的键盘会让我重复,会迫使自己用超过习惯的力气去重复,以至于会唤出我的愤怒。
需要慢下来感受自身年龄的细微差别。
在稀薄之中也需要找到那块舒适的让人踏实的实地。
一个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故事,是更好的故事。
离职就像分手一样,有主动,有被动,想得到更好的,但同样的最后都会发现,自我不提升,而一心只想攀龙攀凤,是找不到好的归宿的。

少点主动联系,就少点被冷漠的失落。
发现一个最新侦查别人是否愿意和你发展深度关系的小技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如果每次都是你微信找他说话, 他却从来不主动找你说话,也就表明他对你无感。
如果你喜欢上了我,而我并不能喜欢你,我会产生负罪感。
只要我不爱你,你别想伤害到我。
小孩子的世界没有寂寞,他们能做到平静的自言自语。
苦难可以刺激一些求知欲。
我还蛮有辨识度的。
这个快节奏的环境里,我自己都快没耐心陪自己玩了。
世上有很多有关爱的遗憾,比如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爱,比如别人不知道我想要的爱是什么模样,他们也无所适从,无法改变,比如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爱。
看有错别字的书本,会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挑刺”上,而且控制不好那种态度。
我们都更爱外语的口水歌。
只有别人才能意识到你到底有多懒。
拥有的太少,所以我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