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的可爱瞬间
查看话题 >童年记之——甜杆儿
父亲真是一个有趣的人
该从哪里说起呢,我那可爱可敬的老父亲。
还是先说说小时候吧。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母亲是不爱出门的。留在记忆里为数不多的几次出去玩儿,都是父亲带着。父亲有一辆28飞鸽,前边儿带着弟弟,后边带着我。坐在前边肯定是有点不舒服的,横梁那么细,硌得慌,弟弟就不时地说难受,父亲就会不时地停下来,让弟弟坐到鞍座上,他推着走。
遇到老姨夫爷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候。
老姨夫爷是老姨奶的丈夫,老姨奶是奶奶的老妹妹。我们小时候,老姨奶差不多是唯一一个到奶奶家串亲戚的人了。大姨奶偶尔会来,但不常住。老姨奶就会住一段时间,所以也是比较熟悉的。
那时候我们这边不是市中心,紧挨着,叫做郊区。如今也给划分到市中心去了。老姨奶嫁到了边远的村子,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条件不如奶奶这边。每次来奶奶这里,老姨奶都会带一些土特产,比如甘蔗啊,花生啊什么的。奶奶会给老姨奶预备一些孩子们穿的衣服什么的给她带回去。
可是,老姨奶带来的东西,极少落到我和弟弟的手里。妈妈严令禁止我们俩跟奶奶要吃的,以至后来奶奶给我们,我们也不接。这里有很多历史原因。堂兄哥俩也住得近,他们就随意多了。奶奶不给,他俩就偷,被发现了骂一顿也不往心里去,还嘎嘎乐。那时候我就想,这要是骂我我可受不了。真是宁可视而不见的。
但甘蔗,在那时候,算是稀罕物,孩子哪儿有不爱吃的呢?
那天父亲带我和弟弟出去玩,遇到老姨夫爷的时候,老姨夫爷后托架上,正好竖着绑着两捆甘蔗。他是要去市场卖甘蔗的。见到我父亲带着俩孩子,就热情地让父亲给孩子们拿两根。
老姨奶住我奶奶家的时候,老姨夫爷并不同在。但每次都是他把老姨奶送过去,等过些天再来接,所以也算是比较熟悉的亲戚。他是一个干巴瘦的小老头儿,一脸和煦的笑。常年劳作使然,脸颊黑红黑红的,腰也有点弯。那种乡下老实人特有的朴实让人每每想起都很温暖。他让父亲给孩子们拿甘蔗,是真心实意的。
父亲呢?心底里是很想给孩子们拿两根的。那年月,赚钱不易,父亲一人的工资要养活娘仨还要孝敬爷爷奶奶,所剩无几。买甘蔗吃,很奢侈,几乎是不买的。但他又知道这是老姨夫爷要去卖的,卖了钱会有很多用项,所以有点矛盾。就在那儿推辞——不要,不要……
老姨夫爷一手扶车把一手就来拽爸爸,牵着爸爸的手往甘蔗捆上放,示意他抽两根出来。
后托架上竖着的甘蔗捆很粗壮,车子稍微歪一下就可以支住不倒。老姨夫爷为了让父亲腾出手来拿甘蔗,干脆过来扶住了父亲的车子。
父亲呢,这时候可好玩儿,事情过去几十年了我依然还记得。
他把车子倚靠在自己腰胯那儿,挡着弟弟免得他掉下来,斜歪了身子朝着甘蔗下手了。捡着边缘上看起来略微细小的两根,一边往外拔一边还就着刚才的话,说:“不要,不要,不要了……”
老姨夫爷并没有听父亲说什么,他那时候顾着逗弟弟。弟弟也就三四岁吧,胖乎乎圆滚滚特别可爱。
父亲抽了两支出来递给身后的我,朝我眨巴眨巴眼睛。我也跟着偷偷乐。然后他接回车把,老姨夫爷也回去扶起自己的车子,他们爷俩说说笑笑地一起并排着朝着集市走去……
回家后我和弟弟一人挥舞着一支甘蔗——对了,这里交代一下,不是那种黑红色粗粗的棍子似的甘蔗,是那种类似高粱的纤细的竹竿似的绿色甘蔗。一节一节的,很轻巧。我们也叫甜杆儿。——我们姐俩挥舞着甘蔗跑回家,一回家我就跟妈妈告诉爸爸刚才一边说着不要一边还动手拔的壮举。父亲也进来了,哈哈笑着给妈妈一边表演一边又说了一遍。此后很久,三五不时地父亲就会提起这件事,我们就一起哈哈笑。
就在前不久,不知怎么聊起来这件事,父亲一边比划一边又说起来,自己还是乐不可支。
这是在父亲70余年的人生中,极其少数的占便宜的壮举了,所以,记忆犹深,略有小得意。
那一年的老姨夫爷,就是如今父亲的年岁,如今,他老人家已经作古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