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天回家,被突然相亲了
因为最近没拍什么片子,就回四川老家玩两天。刚回到家,沙发还没坐热,我妈就急匆匆喊我把胡子刮干净去见一个女生。
虽然很不情愿,但听说对方家长是我妈的熟人,也不好拒绝,就答应了。毕竟见一面又不会死,对吧?而且,我活了27年,还没有正式相个亲,应该会有点意思?(强行找理由中)
对方建议在茶楼见面,结果来了一大帮人,三姑六婆共有七八个人。幸好我妈在傍边,不然我根本招架不住这种场面。一上来就是各种硬性条件问东问西,还被要求查看身份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买卖成年儿女呢?对方姑娘比我小四五岁,没怎么说话,也没怎么看手机。听说她是做舞蹈老师的,自己挣钱买了公寓和宝马。他们亲戚可劲夸她,她也训练有素地回应一下。其实我们年轻人都快待不住了,几个老年人还用农村那套习惯持续性地撮合。好像我们不立刻表态都不好意思了。但是这种事情已经变味了,不那么纯粹。我非常想突然消失不见,同时后悔自己答应来这里。
对方姑娘的爷爷曾是农村的大队干部,穿个拖鞋背心就来了,显得很自在,一直夸夸其谈。看得出来,他对我印象不错,但当问到我职业的时候,我说做电影摄影师、经常会出差。他突然停顿了,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表现出了一种来自长辈的深远的忧虑。其实不难理解,毕竟都希望自己家里的闺女嫁给一个不在外面乱跑的人。虽然在他眼里,他孙女的职业也是“整天扭来扭去”的青春饭,但对孙女婿的要求还是在的。
对方一个农村长辈突然建议去我家里看看。然后对方另一个城里的家长跳出来制止了她,指责她不合时宜的想法。后来我妈解释说,这边农村都是如此,喜欢见面当天去对方家里看看,觉得合适的话还可以当场就定亲?what?当场定亲?见面还不到一个小时啊……我突然隐约感觉到传统熟人社会的可怕之处,对于个人意志的极度忽视和群体决策的荒诞性。
时间过得很漫长,终于到了没什么可说的阶段。“走吧,6点钟了,我们一起去吃个饭吧”我妈说。“好啊,也是吃饭的时候了”对方的姑婆马上回应,还提出了吃腊肉汤锅。好吧,表演继续。
饭局的状况还是很尴尬。我不停给他们添茶倒水,长辈们口若悬河,最后干脆把我妈叫亲家母了,wtf?
对方姑娘应该不是个害羞的姑娘,但基本没什么说话的机会,埋着头啃了几根玉米。我也没什么胃口,保持职业微笑,保持平常心。自己接的戏,哭着也要演完。
最后的最后,送他们上了车,终于结束了人生的一场正式相亲。临别的时候,对方姑婆语重心长拉着我的手说,既然加了微信就要主动聊天。这姑娘的父母在她小时候就出去打工了,她是由她爷爷一手带大的,所以她爷爷说了才算数。他们今天她爷爷对你印象不错,你要好好把握机会啊。其实,老人家的心意和期盼我算是get了,但这些突如其来的期望让我有些无所适从。一场本应该单纯的初次见面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包括我在内其实是在满足长辈的愿望和尊重自己的节奏之间来回摇摆。每一次回家,我都感觉到自己和故乡人情社会之间的裂痕在不停放大,强烈的不适应与日俱增。所以,我也对传统相亲不怎么抱希望。
我看着手机里对方姑娘的微信,朋友圈很积极向上,无可挑剔。反过头来,思考不求上进的自己配得上吗?哈哈哈哈哈,坚定地摇摇头~做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