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明言明语以后,是时候谈一谈那些人性的劣根了

黄晓明火了,明学火了。
甚至有网友开玩笑说连Angelababy的糟糕演技都被它洗白了,因为不出去拍戏怎么受得了明言明语呀!
那些让上亿网友隔着屏幕都气的骂娘的明言的威力确实大,笔者自己也忍不住刷了几天的明学,毕竟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确实蛮轻松的。
看热闹归看热闹,脱离文章给我们设定的情绪陷阱以后,静下来想,明言里体现出的那些人性劣根,又何尝不是经常的映射在我们自己身上呢?
人生之长河,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成长进化,在这之前,我们都是缺点齐身,要改掉这些缺点,我们首先要认识它们,直面它们。
01
劣根一,个人出彩为先。
行动前,表面上有着清晰的目标,但骨子里最优先的却是个人的出彩或面子。
从而导致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总会有些人以牺牲团队大赢的方式去换取个人小赢。
《中餐厅》里,王俊凯说器皿不够冰箱不够的时候,黄晓明回答说可以买一切都可以买,不光是说,后面教主还真的把冰箱给买回来了。
看过节目的都知道,这明显是一个错误决策,但教主话已经放出去了,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必须要说到做到,否则就要打脸了呀。在菜市场,秦海璐也说,晓明只有在自己有面子之后,才会想到给别人面子。

追求个人出彩还有着一个近亲,就是爱秀优越感。
爱秀优越感的人,自我价值感都很低,所以妄图通过秀的方式换取外界的价值认同。
重庆保时捷女司机,就属于秀过了头,把自己给秀逗了。
当笔者看到后来曝出的她开着保时捷在路边买菜时的图片时,不禁想,这是需要多爆棚的优越感,才能撑得起图片里如此张扬浮夸的站姿?

孟非在有一期的《新相亲大会》节目里说『所有的优越感,都来自于缺乏见识和悲悯。』
可恨可怜又可悲。
02
劣根二,说教式沟通。
如果对所有情侣关系破裂的原因做一个统计,这个问题很有可能排到TOP5。
不仅是在网上,身边也有很多女性朋友吐槽自己的男朋友很喜欢说教,这种沟通方式极其令对方反感而不自知。
《非暴力沟通》里说沟通要平等,沟通要注重去倾听,高高在上的单方面输出的说教式沟通,完美的违反了这两个原则。
热剧《都挺好》里的大哥苏明哲,面对弟弟妹妹的沟通方式就是典型的说教式沟通,永远以大哥的姿态和口吻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而别人的立场和想法却鲜能接受,遭遇反驳与异议就以『你们太让我失望了』怼回。

中国有句老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老祖宗们很早就把这个道理总结透了。
在很多的中国家庭里,父母在子女成年以后,仍然采用说教式的方式与他们的子女进行对话,这其实也正是不少家庭代际矛盾的根因。
局座张召忠现在俨然成了网红,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学识渊博,能口吐白莲而又和蔼可亲的老头子。
为什么大家觉得他和蔼可亲?因为平等的沟通。
高高在上的人,你是不可能觉得亲近的。
局座在做《局座讲风云人物》这款网络节目时就说『年轻人不喜欢说教,做内容要与他们“平起平坐”。』
我们不能只要我觉得,更多的要听一听你觉得。

03
劣根三,权力压制。
“你们不要闹了,就这样,都听我的。”
“都听我的,我不管你怎么想,都听我的。”
…
这种无理由的霸道和权力压制引起的反感,恐怕永远都不会过时。
低能的领导才用权力压人,因为才不配位使得他无法以理服人。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说明了什么?是诸葛亮闲着没事干,七擒七放闹着玩?
当然不是,权力和武力只能压制一时的暴动,远无法收服人心,也便无法换来长治久安。

香港暴动也是一样的道理,网上不少人都在说,中央直接派解放军去解决掉暴徒不就完事了?你以为你能想到的高层想不到?权力的使用只有在人心所向的基础上使用才能获得应有的效果。
李世民著名的论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是说了同样的道理。
在生活中也是,如果做不到以理服人,就动用自己的一些特殊权力去强行拍板,长期的结果一定是团队的离心和瓦解。
04
劣根四,甩锅。
这可能是最常见的人性弱点。
人人都有自保的倾向,这点无可厚非,但推卸责任的自保,就是甩锅,这绝不是我们所推崇的。
被称为中国巴菲特的段永平,是商场上一个极具传奇性的人物,OPPO,vivo,小天才,拼多多这些著名企业都是他的门徒们所创建。
这些企业里都推崇“本分”文化,其中一大要义就是求责于己,遇到问题,首先求责于己,不要甩锅给别人,这是做人的本分。

节目里黄晓明甩锅给林大厨的名场面是让众多网友最气愤的点之一,明明是自己决策失误导致的混乱,却归咎于大厨出菜太慢。
去年,胡海泉在微博上回应羽凡吸毒的表现,让很多人对其脱了粉,原因是啥?甩锅甩的太过分,兄弟一出事就立马撇的干干净净,跟自己毫无关系,看不到一点对挚友的怜悯和担当。
艳照门后陈冠希的公开道歉,则给我们展现了教科书式的不甩锅态度。
出了问题,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主动去承担责任,才是应有的态度。
余秋雨说『男性的第一魅力是责任感。』
魅力当然是加分项,但笔者想说的是,那些甩出去的锅,终有一天会砸在自己脚上。
— END —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伊沃鲁星』,每周一篇深度成长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