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行业建设信用档案 大家选保姆不用再盲选
近些年来,家政服务行业迅速发展,社会上的顾客需求量逐渐增多。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雇了保姆,新闻上也出现了一系列的“保姆事件”,画面惨不忍睹,真是令人堪忧。
消费者难选称心保姆
就拿一个众人皆知的恶性事件作为例子,就是“6·22杭州保姆纵火案”。6月21日晚,被告人莫焕晶又用手机网上赌博,输光了连同当晚用被害人家中一块手表典当所得款项在内的6万余元钱款。为继续筹措赌资,莫焕晶决意采取放火再灭火的方式博取被害人朱小贞的感激以便再次开口借钱。6月22日凌晨5时许,被告人莫焕晶用打火机点燃书本引燃客厅沙发、窗帘等易燃物品,火势迅速蔓延,导致屋内的女主人和三个孩子被困在火场中,因吸入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火灾发生后,被告人莫焕晶从室内逃至公寓楼下,后被公安机关抓获。2018年9月21日上午,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对莫焕晶执行了死刑。

这件事在前几年闹的沸沸扬扬,这案子也给当年的家政行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所以,国家和家政行业在此事中得到了宝贵的经验,那就是,家政人员的选择必须要有所保障,保证保姆的最起码的基本素质和保护客户家庭的安全。
家政服务行业将重点建设“两个档案”
2019年上半年,针对家政行业信用记录不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向社会征求意见。据商务部介绍,未来将重点建设两个档案。一是推动家政企业建立家政服务员信用档案;二是推动商务主管部门为本地家政企业建立信用档案。

家政服务员信用档案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如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别等,来自家政企业的职业信息,如从业经历、培训情况、消费者评价和投诉情况等,商务部和公安部提供的犯罪背景核查结果信息等。
家政企业信用档案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商务主管部门提供的行政信息,其他部门提供的司法和行政信息。家政企业信用信息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开,供消费者选择家政企业时参考。
未来选择家政服务人员可参考“红黑名单”

据介绍,未来还将建立和规范守信主体“红名单”制度:将建立家政服务员信用档案且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家政企业纳入“红名单”管理,引导消费者在选择家政服务时优先考虑。建立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依照相关规定,加大对“黑名单”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检查频次,支持行业组织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对“黑名单”主体实施限制会员、降低信用等级、公开曝光等惩戒措施。
至信小编,真心希望借此推进家政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将这一朝阳产业引入高速发展的的“快车道”,让市民们更放心、更安心的接受家政人员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