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的历史性转变
自诞生之日起,自学考试就有着与成人高校、电大、网络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所没有的优势。它颁发给毕业生的学历文凭证书,获得了国家劳动人事部门的承认。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学考试的社会地位。
21世纪的自学考试需要一种新型的质量观,要求用全面的观点全方位地去评价自学考试的优劣。因此,自学考试应当重新调整自己的质量标准,用“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程度”作为质量标准。这是一种适应性的质量、大众化的质量。作为面向广大学习者的大众高等教育形式,自学考试应持适应性的质量观,即从国家考试的单一性转变为适应自学考试生学习需求及社会的人才需求的质量观。自学考试应该明确它是面对社会的一项服务,其考试项目、教育过程应适合相应考生群体的学习需要,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社会需求的满意度和个体需求的满意度有机统一、整合协调,才是高质量的自学考试。具体说来,自学考试的质量标准主要体现在自考毕业生身上。自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其他考生相比存在一些明显的特点。我们要增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意识,突出动态服务过程,将自考生由管理对象转变为服务对象,建立和完善与自学考试相适应的质量观和社会化、开放式的服务体系。只有树立科学的自学考试质量观,才能构建自学考试质量保障体系,促进自学考试健康持续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