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努力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吗?
最近公司同事经常抱怨“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甚至付出的汗水比别人更多;每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可是业绩却始终上不去”。
是啊,为什么呢?难道说是运气太差?是人品不好?还是太笨了?
不,当然不是!其实原因很简单,那是他的思维方式不对。没有条理,只知道盲目的往前冲;没有合理的安排时间及工作模式,自然就会事倍功半。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早上8:30-18:30分,中午俩小时的休息时间,他每天早上8点前会到达公司,打了指纹卡就立马投入工作去市场跑业务,然后一跑就是一整天,甚至有时已经过了下班点他还在外奔走,但是每次回到公司他总是耸拉着一张脸,还信誓当当的对自己说:“没关系明天会更好”。可他不知道的是他选择每天早上那么早出去跑业务,而且他不管身处什么市场都是不分时间挨家挨户的问,这个做法本身就存在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去的那个时间段是否是对的?而且跑业务真的只是他够勤奋、够努力就一定会有成绩的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做一件事情、一份工作努力当然是对的,但是他努力的方向错了,所以他需要一份清单来管理、规划他的时间以及工作模式。

培养市场分区意识
那么怎么培养分区意识呢?说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到了一个市场不论是新市场还是旧市场,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傻乎乎的开始到处瞎跑,而是先绕着市场走3圈,走这3圈是有讲究的,第一圈是让他了解市场的店铺分布,看看那个区域的商机更大;第二圈是他记住哪个区域的人流更大潜在客户更多;第三圈目的很单纯,就是让客户记住他,单纯的记住他这个人。做到以上3点,他就可以了解到这个市场的特点以及客户的消费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养成“清单思维”管理安排时间
何为“清单思维”?我的理解就是可以帮助我们简化思考,让繁琐的事物围绕着我们既定的要求重新排序,进而加快事情的进度,减少思考的难度以及时间的投入,这便是“清单思维”,那么他需要怎么做呢?
首先,他需要把已经收集在脑海中的内容进行归纳,然后整理出一个逻辑,再把这个逻辑变成一张张清单 ,用清单去指导、管理他的行动。
比如,他现在要去一个旧市场跑业务,出门前他要通过以往对这个市场的了解进行分区,然后针对这个分区列出当天的工作安排清单。例如,知道了这个市场老板通常在9:30左右才会出现在公司,他就要根据路程的长远合理安排时间再出发,因为只有老板在的那段时间,他过去跑业务才有意义。
其实所谓的“清单思维”无非就是通过列清单的方式让他的工作变得更加简洁而有条理,让未发生的事情先有个主次,这样做起事来才会有条不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