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说喜欢会太奢侈吗?
最近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我不喜欢现在这份工作为什么还要坚持着……
L老板说,世界上没有哪份工作是容易的,更没多少人能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我不甘心,跑去问同事KK。同事KK刚研究生毕业就来这个项目了,虽然一来只能从最底层的业务经理做起,但是感觉他每天忙忙碌碌,充实又满足。于是我鼓起勇气问他,你为什么选择了这里?你很喜欢这份工作吗?结果KK一脸愕然,显然从来没有人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自己也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
“没有喜欢不喜欢的,能进来就好好干呗。”他回答得云淡风轻。
是啊,在如今竞争这么激烈的社会就业环境中,能有一份工作就很不错了,何来资本去谈喜欢不喜欢呢?脸红了一下,突然发现是自己矫情了,用手里捧着的文件不好意思地遮了一下脸。KK发现我的尴尬,补了一句:“当初刚毕业想考公务员,结果考不上,就来应聘集团,毕竟是国企嘛,觉得也好。选择外派到这个项目也是因为觉得是个机会,可以好好锻炼学到更多东西,现在谈喜欢实在是太奢侈了。”
如果是刚出社会的我,肯定会跟他辩论起来,说如果做不喜欢的事情会让自己很委屈。但是已在职场跌跌撞撞了几年的我,不敢轻易说出自己心中的任性了。
曾经我是因为喜欢这份工作才选择留下来,后来发现这种喜欢会被职场的各种规则和人情世故慢慢冲淡。你会逼着去成长,逼着去接受很多的不喜欢,逼着去成为自己不喜欢的那个自己。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很难发自内心地笑起来,很难真正地开心起来,突然就恐慌了,原来那份喜欢不见了,曾经的初心也慢慢丢失了。
这也是我最近迷茫的根源。
还没有资本前,谈喜欢二字确实奢侈,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气和很多很多的执著才行。
这个话题谈到的喜欢是影响着自己前途和钱途的就业喜欢。对于被生活重担压着的大多数职场奋斗者,这个话题的探讨确实是矫情了,工作的最本质诉求就是为了解决生活。只有把最基本的诉求解决后,才有资本去谈满足。在这种环境下谈喜欢就跟谈理想一样,轻易就能被一句“谁不是为了生活”击碎。
想起了一位项目领导酒后吐真言,他说前不久跟北京的朋友在帝都溜了圈才发现,自己再也不羡慕那些月薪百万的人了,看着他们人前风光,可是赚的每分钱都不容易,他们所承受的那种压力是我们的几百倍啊。
接着他转过头跟我们语重心长地说了句,我们的人生是自己选择的,你要想活成什么样子,就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和代价,不要随便羡慕别人,问问自己,你成为他那样子的时候,开不开心,乐不乐意……
这位领导的话真能把我的迷茫打散了一些。原来选择一份工作就像选择自己的人生,有时候你喜不喜欢不重要,因为你选择它的时候不是因为喜欢,而且因为它能给你带来的价值。有时候你喜不喜欢又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你在意这份工作给你带来的快乐和意义。
关于工作的喜欢,没有非黑即白的古板界限,它存在有一个灰色地带,就是你可以为了某些目的默默忍下那些不喜欢的东西,在浑浊中坚定那份喜欢,这样虽然做很难,但也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