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又怎样了?/广州人又点嗟?/what’s wrong with Cantonese?
广州人又怎样了?/广州人又点嗟?/what’s wrong with Cantonese?
我有一种城市人特有的愚钝。不是大智若愚的愚法,是井底之蛙那种无药可救的愚钝。从出生到高中,我一直以越秀区为中心,不停地在学校与家之间奔波。好不容易高中去了东山区,那时东山区合并到了越秀区了,于是,继续过着我那在越秀区的井底生活。
越秀区的生活也称得上是封闭的吗?当然了。那里,人们的步速很快,汽车的速度却很慢;人们拆了一片片的洞穴般的小巷,却盖起一幢幢几十层楼高的洞穴;头顶的高架路老高老高,脚下的地铁很深很远,这个城市在立体地扩展;砸坏了很多的路,铺了很多的管子,但是每到雨季城市的积水却越来越深。其实城市就是这么一个玩意,没你们想象的那么灯红酒绿光怪陆离光鲜漂亮。
也别以为凡是城市人都是见过世面的,好比我,在读大学之前我是个愚昧无知的城市人。诸如,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在中国的同龄人中竟然有这么多的非独生子女,还有兄弟姐妹不是一两个,而是四五六个,这是一个心理很不平衡的现象,人人都有兄弟姐妹,就是我没有,原来这十多年来我承受了比别人更多的孤独和无助。我现在才知道。还有,我从来都没试过一天晚上能有这么多种昆虫造访我的床铺的,而我的舍友说,从没见过有人看见虫子可以喊得这么大声的。我也没见过一条完整的蛇或青蛙,可以在路上被车碾到服帖地熨帖在地面。别以为我是那种十指不沾阳春水,看见蛇虫鼠蚁就惊慌失色的大小姐,我也踩死过蟑螂,我也捉过老鼠。但我仍然对这些东西感到震惊。
确实是什么都未见识过。
然而。有些人以为来了大学城就是“见识”了广东,“见识”了广州,这种人难免比我更愚钝。
要知道,大学城坐落在广州市东南面一个小岛,该岛距离广州市中心约17千米,四面环珠江,这个孤岛位于番禺边陲,历史上长期不属广州市管辖。2003年,为了建这座国家一流的大学园区,小谷围上的六条自然村,迁走了两条。2004 年才来了第一批学生。
小谷围有悠久的历史,但大学城的历史不到7年。此外,别以为大学城大部分住的都是广东人,或者都是说粤语的人,我来大学城的第一个学期,跟陌生人说话全是用普通话的。我想大部分人的情况都是这样子的,阔别了自己的家乡,操着有点生疏生硬的普通话,微笑着跟来自全国全球的同学说话。只能在电话一端或是在同乡会里才能舒畅地说一通想说很久的话。
大学城是广州城区外一个独立的存在,它没有根植于广州甚至广东的本土文化。曾经有个外省的同学跟我说,“你们广东地区乙肝的发病率很高啊,我都不敢乱吃东西了”、“原来你们广东不搞计划生育的”、“把粤菜砍掉一半就保护了不少野生动物了”。
很多人在大学城的新鲜的所见所闻,把它归结为广州广东的特有现象,我也不想去解释。因为我无法证明给他们看,他们既不会自己跑去广州城区去看看,也不会相信我的片面之词。
有时候我想广东之所以成为广东,是因为广东有有别于其它地方的特质,譬如说,包容性。在广州,川菜湘菜清真菜东北菜云南米线桂林米粉,比比皆是俯拾即是,那些越南菜日本菜韩国菜美式西餐法式西餐更是触目既是枚不胜举。 我见过的世面不是很多,我去过的外地大城市只有北京、成都、乌鲁木齐,但我从来没在这些地方看见过粤菜馆(北京应该有,但绝对不如兰州拉面麻辣火锅沙县小吃在广州的普及程度)。
广东省外来人口的分布率达35%,而广州市外来人口的比例更是达到50%。也许一些初次来广州生活的人会抱怨城市的生活模式令你们妥协、畏缩了很多,但作为本地人,我们又何曾不是。
每年春节,火车汽车飞机把半座城市的人运走了。送水工搬运工保姆全几乎不见踪影,任我们多少薪酬都不肯留下。街上空荡荡的,只能在花市里找到一点团聚的温暖。作为异乡人,你们的乡愁和寂寞可能很高调,但是这座城市的无奈和辛酸又有谁关心过呢?
我不想解释了。广州广东包容你们所有的误解和怨恨。
我有一种城市人特有的愚钝。不是大智若愚的愚法,是井底之蛙那种无药可救的愚钝。从出生到高中,我一直以越秀区为中心,不停地在学校与家之间奔波。好不容易高中去了东山区,那时东山区合并到了越秀区了,于是,继续过着我那在越秀区的井底生活。
越秀区的生活也称得上是封闭的吗?当然了。那里,人们的步速很快,汽车的速度却很慢;人们拆了一片片的洞穴般的小巷,却盖起一幢幢几十层楼高的洞穴;头顶的高架路老高老高,脚下的地铁很深很远,这个城市在立体地扩展;砸坏了很多的路,铺了很多的管子,但是每到雨季城市的积水却越来越深。其实城市就是这么一个玩意,没你们想象的那么灯红酒绿光怪陆离光鲜漂亮。
也别以为凡是城市人都是见过世面的,好比我,在读大学之前我是个愚昧无知的城市人。诸如,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在中国的同龄人中竟然有这么多的非独生子女,还有兄弟姐妹不是一两个,而是四五六个,这是一个心理很不平衡的现象,人人都有兄弟姐妹,就是我没有,原来这十多年来我承受了比别人更多的孤独和无助。我现在才知道。还有,我从来都没试过一天晚上能有这么多种昆虫造访我的床铺的,而我的舍友说,从没见过有人看见虫子可以喊得这么大声的。我也没见过一条完整的蛇或青蛙,可以在路上被车碾到服帖地熨帖在地面。别以为我是那种十指不沾阳春水,看见蛇虫鼠蚁就惊慌失色的大小姐,我也踩死过蟑螂,我也捉过老鼠。但我仍然对这些东西感到震惊。
确实是什么都未见识过。
然而。有些人以为来了大学城就是“见识”了广东,“见识”了广州,这种人难免比我更愚钝。
要知道,大学城坐落在广州市东南面一个小岛,该岛距离广州市中心约17千米,四面环珠江,这个孤岛位于番禺边陲,历史上长期不属广州市管辖。2003年,为了建这座国家一流的大学园区,小谷围上的六条自然村,迁走了两条。2004 年才来了第一批学生。
小谷围有悠久的历史,但大学城的历史不到7年。此外,别以为大学城大部分住的都是广东人,或者都是说粤语的人,我来大学城的第一个学期,跟陌生人说话全是用普通话的。我想大部分人的情况都是这样子的,阔别了自己的家乡,操着有点生疏生硬的普通话,微笑着跟来自全国全球的同学说话。只能在电话一端或是在同乡会里才能舒畅地说一通想说很久的话。
大学城是广州城区外一个独立的存在,它没有根植于广州甚至广东的本土文化。曾经有个外省的同学跟我说,“你们广东地区乙肝的发病率很高啊,我都不敢乱吃东西了”、“原来你们广东不搞计划生育的”、“把粤菜砍掉一半就保护了不少野生动物了”。
很多人在大学城的新鲜的所见所闻,把它归结为广州广东的特有现象,我也不想去解释。因为我无法证明给他们看,他们既不会自己跑去广州城区去看看,也不会相信我的片面之词。
有时候我想广东之所以成为广东,是因为广东有有别于其它地方的特质,譬如说,包容性。在广州,川菜湘菜清真菜东北菜云南米线桂林米粉,比比皆是俯拾即是,那些越南菜日本菜韩国菜美式西餐法式西餐更是触目既是枚不胜举。 我见过的世面不是很多,我去过的外地大城市只有北京、成都、乌鲁木齐,但我从来没在这些地方看见过粤菜馆(北京应该有,但绝对不如兰州拉面麻辣火锅沙县小吃在广州的普及程度)。
广东省外来人口的分布率达35%,而广州市外来人口的比例更是达到50%。也许一些初次来广州生活的人会抱怨城市的生活模式令你们妥协、畏缩了很多,但作为本地人,我们又何曾不是。
每年春节,火车汽车飞机把半座城市的人运走了。送水工搬运工保姆全几乎不见踪影,任我们多少薪酬都不肯留下。街上空荡荡的,只能在花市里找到一点团聚的温暖。作为异乡人,你们的乡愁和寂寞可能很高调,但是这座城市的无奈和辛酸又有谁关心过呢?
我不想解释了。广州广东包容你们所有的误解和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