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接口(geek知识点)
参考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3014456060273315&wfr=spider&for=pc
手机充电接口的发展史,始终围绕“小型化、传输速度更快,传输功能更多”这三个元素。
小结一下:
1,其实手机一开始是没有USB接口的,随着MP3和摄像头的普及,手机才有了跟PC交互的需求,用来传输音乐和照片。
2,而随着Windows mobile手机和PDA的兴起,手机的充电接口标准终于实现了统一——Mini USB,这就是最早的USB接口,它还被应用在读卡器、数码相机等领域。
3,Micro USB接口
到了智能机时代,随着手机逐渐向轻量化过渡,Mini USB无疑制约了手机体积的缩小,于是Micro USB2.0应运而生。 和Mini USB相比,Micro USB2.0的体积可就要小上很多,直到今天,Micro USB2.0依然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设备中,除了手机,还有充电宝、蓝牙音箱等。不过它也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这种扁平的梯形接口常常面临着插反的尴尬,不仅浪费时间,也容易损耗线材的寿命。
4,Type-C接口
于是,更加方便的Type-C接口来了!和以往的产品不同,Type-C一出场就与众不多,它改变了过去充电接口两端不规整的毛病,实现了“正反都能插”的目标,这也是Type-C推出后,立刻就风靡数码圈的原因之一。 Type-C之所以广受欢迎,还有几个优点:
纤薄,Type-C的尺寸很小,仅为8.3*2.5mm,这很适合日益小型化的设备使用;
在USB3.1协议的加持下,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0Gbps;
最高可以提供100W的功率输出,还可以通过它实现双向供电;
还能传输影音信号,扩展为多种音视频输出接口,比如HDMI、DVI、VGA等接口,甚至可以实现4K分辨率的扩展。 Type-C的应用范围并不局限于手机,现在一些电脑、比如苹果的笔记本也开始使用它了。
Type系列接口并不是只有Type-C一种,实际上还可以分为Type-A、Type-B和Type-C。Type-A,就是我们常见的标准USB接口,被广泛用在手机和电脑、甚至电视机等多个领域。Type-B,端口较小,常见于打印机以及带触摸和USB接口的显示器,应用范围比较小众。最后,才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的Type-C。
关于Type-C的常见误区:一、Type-C接口不一定就支持USB 3.1快充协议,实际上,在手机端多数情况下依旧是USB 2.0的速度,在电脑端才是USB 3.0或3.1的速度。 二、Type-C传输速度不一定快过Micro USB?其实,USB接口的充电速度,取决于所支持的充电协议,而Type-C和Micro USB只是接口规范,本身无关传输速度;两者相比,Type-C的优势只是针脚更多,无需改造就能识别更为复杂的协议,具备更广泛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