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被“有望”误导,需想清楚再出手

8月19日 看新闻 理思路 明逻辑 知进退
莫被“有望”误导,需想清楚再出手
双休日两天,时间不短,过得很快,消息很多:1,央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2,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资金侧袋机制指引征求意见,。这两个消息听起来、看起来都很专业不好理解,简单解释一下很容易理解,一个是不对称降息,一个是把闲散基金用起来,目的是放点水。
专业的文字工作者喜欢把简单事情说成很复杂,很专业的样子,显得水平高有专业涵养,是必须的。弄得看报看题,读书读皮的读者有点晕,也正常。专业术语吗,本就是个难缠的家伙。
一般消息有两种方向的解读,一是朝向正能量方面,另一是朝着相反方向解释。以上述两则消息为例,试着从两个方面解释一下,一是市场钱多了,自然会好起来;二是,市场一直是好起来的,也不需要出这样的政策。反之,表明市场当前不好。目前持这类看法的并不是少数,有从业者告诉记者,目前基金公司大多会选择少投或不投,“就连巴菲特的公司也是多囤粮、少出手”。新闻标题,多数私募选择减持或不加仓。
这个周末,笔者用来两个多小时一只一只翻看了市场个股,触目惊心。这个市场近阶段呈现上涨趋势(或者说可以右侧交易的)个股不足200只;呈单边下跌的个股九成以上;能保持持平的个股,数量也极其有限。媒体消息,股价创新低 中石油长熊教训深刻!从护盘王牌到“弃子”。选择这样走势的,绝不是一只中石油,市场一抓一大把。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市场里,能够做对股票,且长期能拿住股票的,应该是凤毛麟角了。
所以,A股逼近估值大底 有望迎来上升行情。有望不是确定词语,就当前市场,莫被有望的信息误导,要想清楚再出手。再者,“破净”银行股占近七成 这么“便宜”要不要买。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