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凌虐静帝
《梁纪十六》
梁武帝萧衍太清元年(公元547年)
及澄当国,倨慢顿甚,使中书黄门郎①崔季舒②察帝③动静,大小皆令季舒知之。澄与季舒书曰:“痴人比复何似﹖痴势小差未﹖宜用心检校。”帝尝猎于邺东,驰逐如飞,监卫都督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曰:“天子勿走马,大将军嗔⑤!”澄尝侍饮酒,举大觞属帝⑥曰:“臣澄劝陛下酒。”帝不胜忿,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生焉!”澄怒曰:“朕﹖朕﹖狗脚朕!⑦”使崔季舒殴帝三拳,奋衣而出。明日,澄使季舒入劳帝,帝亦谢焉,赐季舒绢百匹。⑧
【注释】①《五代史志》:北齐之制,黄门侍郎属门下省,中书侍郎属中书省,分为二官。按胡注:高澄以崔季舒为中书黄门郎者,盖欲使季舒伺察静帝,以为黄门郎则侍从左右,以为中书郎则典掌诏命,故兼领二职也。②崔季舒(?-573年),字叔正,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父瑜之,鸿胪卿。生性明敏,涉猎经史,长于尺牍(指书法、绘画)。历任参军、将作大匠、总监内作、尚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监修国史。③元善见(524—552年),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王元亶之子。高欢所立东魏皇帝(534—550年在位)。仪表瑰丽,沉雅明静,从容有大志,颇有孝文之风。力能挟石狮逾墙,射无不中。又好文学,每逢嘉辰宴会,多命郡臣赋诗,颇得朝望。④监卫都督,高氏置此官以监宿卫,所以防制其君者也。⑤嗔(读如琛),生气;怪罪。“大将军嗔”与“未晓大将军。”(见“王凤把持朝政”)可谓异曲同工。⑥按胡注:举酒相属,如侪(读如柴)辈然,无复君臣之敬。侪辈,指同辈、朋辈。⑦“脚”的本义是“胫”,与现在的“腿”意思一样,“狗脚朕”即“狗腿一样的皇帝”。⑧孝静帝气不过,与礼部郎中元谨、长秋卿刘思逸等密谋讨伐高澄。事泄,澄勒兵进宫,面责静帝,说出了那句史上著名的诳语——“陛下为什么要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