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爸妈出去吃饭之权味
突然想写关于带爸妈出去吃饭的事,毕竟我们放假休息都爱和朋友、同学、恋人出门吃饭,和父母的外出就餐在我印象里少之又少,要么是父辈同学的婚礼,或者年夜饭式的合家聚餐。属于三口之家或者只是和其中一方的正儿八经的吃饭,都像是路过一样凑合着。这就是今年的计划之一,而变成习惯。
我住在三线城市,工作在四线县域,父亲经常应酬,所以两人都在家的时候更爱吃家常饭。母亲退休,基本我休息日回到市里,会带母亲到外边吃饭,之前她总说不喜欢在外边吃(当然带她出去几次她还是说吃的这都啥),她很节俭,认为同样的价钱去菜市场能买更多的菜和肉,做着吃更舒服,但是现在菜也涨价了。我工作后,每个月会交固定的生活费,因为工作原因一般休息的时候才能回家,我不在时母亲的开销很少,绝大多数的时候她都是一个人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父亲在单位吃)。母亲很少在外就餐过,后来我和父亲经常在外吃,会觉得有些对母亲愧疚。所以我工作后,母胎单身的我在休息的时候开始带母亲踏上寻味之旅。
2019年8月15日,周四,天气晴朗。初秋的凉意渐渐袭来,连上六天的班的我已然盼着休息许久。早上八点半醒来,房间已经不用开空调,偶尔吹进来的风柔和轻松,双人床被我睡的像个单人床。一般刚睁眼看两眼手机的我都会叫几声“妈妈”,等她进屋后,这一天才算开始了。我妈一般都会在客厅玩pad,这样的早晨是一周中最惬意和踏实的。她会坐在床边,接着说昨天晚饭时还继续的话题,然后我也接着将一周里边发生的事情讲给她听。妈妈经常说我没有28岁的样子,这一定归因于她和父亲帮我承担了太多,而使我可以更专注于自己。这也是工作以后更理解父母的地方,想要去做一些。
原本计划带母亲去小放牛,一家河北菜。到商场的时候10:40,小放牛十一点开始营业,于是叫了号拿了菜单在一旁的凳子上等待。
打开菜单问她想吃什么,她问我:“你在这边和谁吃过?”这句话难道是在试探单身至今的我吗?
我说:“和朋友吃过,神仙鸡不错,”
我妈略嫌弃的说:“咦,不吃。”选了半天她还是觉得没什么想吃。
我说:“要不去吃冷面。”可能她听成了拉面,直接说走,我妈总说人到了一定年纪总喜欢汤汤水水的东西。所以汤类东西总是喜欢,在家即使大米饭,也要多做一个汤泡着吃,我经常说她韩剧看多了。她也总在吃饭完后说:“嚯,吃的真爽,欧拉。”
到了权味,依旧没有人,但是可以选餐。我妈满菜单的找拉面,还问我不是吃拉面吗?我说:“尝尝冷面吧。”我妈说:“那多冷。”服务员说:可以不加冰。直到我说点个汤她才放心的选择这里吃饭。
最后点了泡菜五花肉石锅拌饭,冷面,大酱汤,芝士炒年糕在我妈的万般阻挠下没点成。她认为两个人吃不了,她说的也确实对,每次我妈阻挠点菜的惯用句式是:“先吃着,不够再点。”后来也就不会再点了。
找了个光线比较明亮的地方落座后,我妈说:“给我拍个照。”
我的拍照技术一直被嫌弃,几张后都不满意,我给她说打开美颜,我妈回我:“那我后期咋修图。”所以爱美是女人的专利,修图也是女人的专利,不分年龄,只要她会。
第一位客人的原因,上菜比较快,大酱汤的米饭换成了石锅拌饭上边的煎蛋,冷面忘了嘱托不加冰带着冰渣上来了,我把冷面上边的半个鸡蛋夹给我妈后,好半天一直问我要另外半个鸡蛋。辣酱包只放了三分之一在拌饭上,大酱汤上来后,我妈找服务员要了个碗,将拌饭和酱汤在小碗里混合有滋有味的吃,边吃着边给我说:“你给我拍个吃的照片,我正在盛饭的时候拍一下。”
我问她吃的可以吗?她说:“还行吧,大酱汤有点辣,冷面真冷啊。”
简单逛了逛街回家睡午觉了,迷糊中我感觉到下午四点我妈起来煮了袋方便面。睡起来后,她问我饿不饿。
有一天,我想让我骄傲的是,我带着他们去过哪里,吃过什么。就像小的时候,他们领着我去到哪里,吃过什么,教我怎么吃这些东西。我们的相伴方式从说教,教育,沟通,交流,到反哺,沟通,交流。漫长的时间过程中,他们越发的柔和、可爱,正如他们眼中的孩童时的我们,或许我们也应该像当时我们眼中伟岸的他们一样,足够可以依赖,足够给予温暖。
正如《日食记》里,我曾努力挣脱,想要跟你不一样,但最后,我连表达爱的方式,都那么像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