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
20年,是多久?20年,是Westlife成立至今的时间。20年里,有风光无限,有离队,有低谷,有解散,还有现在的,回归。
从《Back Home》那张专辑后,就没怎么再听西城的歌了,一是之后的歌确实没有当初的感觉,《The Rose》是我印象中最后一首比较好听的歌,二是大学里沉迷互联网世界,少有安静好好听歌的心情。后来传出解散的消息,也并未感伤或刻意回忆,只是有种靴子终于落地的感觉。直到看到巡演的消息,才知道原来西城去年就已经宣布复出了,今年还发了三首新歌。既然最近正好在北京,那就去看吧!
不出意料,现场观众年龄偏大,推测大部分80后吧,到了这个年龄,看演唱会也很佛系,整个场子只有一块很小的荧光板,写着Westlife ❤4ever,荧光棒也只零星可见,开着闪光灯挥舞的已经算较激动的歌迷了。痴心歌迷疯狂尖叫?全场齐喊口号?不好意思,不存在的。只在《My Love》的时候,算是有点全场合唱的意思,其他时候跟唱的观众都不多。后排两位大姐(婶?)满脸花痴地看着台上四个老男孩,不知是否想起自己年轻时的疯狂。

说回主角。西城已成立20年,这四个男孩已经四十岁,老男孩实锤。眼角的皱纹、变圆的脸盘,鼓起的肚腩,无一不显示出岁月在他们身上刻下的痕迹,跟出道时的青涩面容相比像换了人。但当他们开口,熟悉的声音响起,一切仿佛时光倒流,Shane的高音依旧那么bug那么无解 。当晚唱了3首复出后发表的新歌、1组Queen歌曲串烧,其他多是早中期的歌,更能引起大家共鸣,大半经典的歌都在了。
也要说下两个不爽的点,一是音响声音太大,质量感觉也一般,可能跟我们的座位靠近音箱有关系,第二天整天左耳朵都还有嗡嗡声。二是进场还要刷身份证和人脸识别,这个就不能多评论了,反正我非常厌恶这种事。
相对于西城,其实我更喜欢后街,后街可以说是我英语流行乐的领路人。后街专辑数量相对少,每张都是经典(仅考虑中间休息之前,即截至《蓝与黑》,其实算算,也只有四张),而西城专辑多,每张专辑也有几首好听且传唱度高的歌,可专辑整体质量却没那么高。但是,在KTV里,我更多还是唱西城,因为后街好唱的歌不多,何况西城的歌多深情,适合有妹子的时候。大学时候去KTV还是蛮多的,球队、学生会、社团、版主、星辉,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团体,总是有各种理由出去high,基本上只订包夜(最便宜),还自己带水,除了房费一分钱不花的那种。毕业后大概是从12或13年开始吧,直到现在,再没去过KTV了。
十四五岁买西城卡带的时候,是盗版带,有的卡带里还不附歌词,于是凭当时仅有的一点英语水平,边听边把歌词写下来,像《If I Let You Go》和《Fool again》这种,倒也能听写出来十之七八。对于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的土鳖乡下学生来说,西城咬字清楚、连读规范,歌中单词也不难,对英语学习还是有不小帮助的。
那时学校对面的几家小音像店承载了多少学生的心驰神往,最开始一盘带2块钱,后来盗版水平越来越高,无论封面、歌词本还是卡带质量都跟正版相差不大,一盘带就要4块或5块了。正版带的话,只有市里才有卖,普通的一盘10块,百代的要12,卡带都是彩色的,很好看,孙燕姿的好多张都是他家出的,而sony就比较坑了,一盘要18块,叶惠美、七里香、看我七十二变买下来顶其他公司的好多盘了。好像有点跑偏,就这样吧,后面放照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