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北野武最深的十二位导演
最近在读北野武的传记类书籍,知道了不少有关这名继黑泽明之后日本最具国际声望的导演的奇闻趣事,希望后面有机会能腾出时间转述其中一部分吧。这里仅简单介绍一下影响过北野武一些的导演,分九位欧美导演、三位日本本土导演进行。

在《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北野武自述》中,北野武简单梳理了那些影响过他电影人生的十余位导演。现摘录如下,供同样对北野武电影感兴趣的影迷参考。
影响北野武最深的九大欧美籍导演
01斯坦利·库布里克

斯坦利·库布里克(英语:Stanley Kubrick,1928年7月26日-1999年3月7日),一位全才型美国导演,其代表作品包括《奇爱博士》、《巴里·林登》、《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闪灵》等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除此之外,他还常常担任电影的制片、剪辑、摄影、音效等工作。在完成最后一部作品《大开眼戒》四天之后,库布里克去世。“他(斯坦利·库布里克)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工作者”,在谈到欧美导演时,北野武如是评价道。

北野武认为仅《发条橙》与《2001太空漫游》两部电影便足以说明库布里克的天才。
02英格玛·伯格曼

英格玛·伯格曼(Ernst Ingmar Bergman),瑞典籍,被誉为近代电影最伟大且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大部分的电影都取景自家乡瑞典,主题冷酷,充满痛苦与疯狂。其享誉世界的作品有《第七封印》、《野草莓》、《处女之泉》、《假面》、《呼喊与细语》、《芬妮和亚历山大》。北野武最欣赏的是《处女之泉》与《芬妮和亚历山大》。

《处女之泉》在日本刚上映时,北野武迫不及待跑去电影院看,因为他以为这是一部色情电影。
03希区柯克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爵士,(Sir Alfred Hitchcock,KBE,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英国电影导演及制片人,被称为“悬疑电影大师”。在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AFI百年百大电影名单上,其导演的《后窗》、《迷魂记》、《夺魄惊魂》、《惊魂记》四部电影入选。

北野武看过希区柯克所有电影,他最喜欢的是《怪尸案》。

《鸟》也颇得北野武欢心,虽然他觉得《鸟》的剪辑还有很多可改进之处。
04奥利弗·斯通

奥利弗·斯通(William Oliver Stone,1946年9月15日-),美国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及演员。他的电影中政治倾向非常明显,许多电影主题都围绕20世纪末期有争议的美国政治问题展开,在上映时极具争议性,如《刺杀肯尼迪》、《天生杀人狂》和《尼克松》。北野武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才华、了不起的导演”。

奥利弗·斯通负责导演及编剧的《野战排》助其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另,因阿尔帕西诺的表现而备受瞩目的《疤面煞星》,编剧也是奥利弗·斯通。
05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1930年5月31日- ),被中国人民戏称为“东木”,是美国电影史上的传奇性人物,身上的标签有演员、导演、制片、作曲、政治人物等。自1960年代起,伊斯特伍德便以饰演《荒野大镖客》等一系列西部片中的硬汉角色闻名于世,后又进军导演界,自导自演了一系列佳作,至今仍活跃在美国影坛。其导演代表作有《廊桥遗梦》、《不可饶恕》、《百万宝贝》、《老爷车》。

北野武非常崇拜伊斯特伍德,不过,他不太欣赏《百万宝贝》、《硫磺岛来信》等千禧年前后的作品。相比之下,他更喜欢“东木”早期的作品,尤其是《紧急追捕令》系列(又名肮脏的哈里)。

2018年,老当益壮的东木自导自演的《骡子》上映,继续引来一片叫好声。
06梅尔·吉布森

梅尔·吉布森(Mel Colmcille Gerard Gibson,1956年1月3日-)是一位美国、澳大利亚籍电影演员、导演及制片,爱尔兰裔,代表作品有《冲锋飞车队》、《勇敢的心》、《耶稣受难记》、《启示录》、《血战钢锯岭》等。

《启示录》以玛雅文明为背景,讲述大航海时代前夕墨西哥尤坦卡地区发生的猎杀故事,场面宏大、壮观,北野武认为这部电影“很有魅力、引人入胜,非常了不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07马丁·斯科塞斯

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1942年11月17日-)美国殿堂级导演,兼任制片人、编剧、演员和电影历史学家,曾执导过多部里程碑电影。其作品主题多见西西里裔美国人身份、罗马天主教的内疚和救赎概念、现代犯罪及帮派冲突,电影中出现大量暴力、粗口是其电影一大特色。代表作品有《穷街陋巷》、《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好家伙》、《赌城风云》、《纽约黑帮》、《无间道》等。

北野武很喜欢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风格,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认为他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人之一。其《好家伙》(上图)深得北野武的心,“在大银幕上,罗伯特·德尼罗根本就是棒呆了,还有乔·佩西演的那个角色,让人惊讶得喘不过气来。”
08科恩兄弟

科恩兄弟指乔尔·科恩(Joel Coen,1954年11月29日—)与伊桑·科恩(Ethan Coen,1957年9月21日—)。两人皆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犹太人,美国电影导演、编剧及制片。由于其作品的编剧、制片及导演都是亲生两兄弟共同合作完成,故非正式地称为“科恩兄弟”。他们的电影作品独具特色,其情节不落俗套,往往强调命运的某种不确定性。1991年,他们的《巴顿·芬克》获得当年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2008年,两人以影片《老无所依》获第80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奖。

在某种程度上,北野武与科恩兄弟有相似之处,“我喜欢他们非常脱序的风格,有一种危险气息,却又非常有趣。”上图为《老无所依》。
09戈达尔

让·吕克·戈达尔(法语:Jean-Luc Godard,1930年12月3日-),法国和瑞士藉导演,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电影通常被视为挑战和抗衡好莱坞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叙事风格,代表作有《精疲力尽》《芳名卡门》《随心所欲》《狂人皮埃罗》。

戈达尔电影中常表现出叛逆、绝对反守旧主义,北野武对此评价甚高,“戈达尔拍了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我欣赏戈达尔的程度,跟我欣赏黑泽明的程度不相上下。这两人的风格大异其趣,在同一个时代,各自创造了截然相反的电影。”在戈达尔的所有作品中,北野武最喜欢《精疲力尽》。
———————————分割线——————————
好了,以上就是对北野武影响较大的九位欧美籍导演。总结一下,这九位分别是斯坦利·库布里克、英格玛·伯格曼、希区柯克、奥利弗·斯通、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梅尔·吉布森、科恩兄弟。看下图,你们能对上号了吗?


接下来,谈谈对北野武影响深远的日本本土导演。 北野武喜欢高潮迭起、从头到尾惊奇不断的片子。
他将日本电影人分为两类,一类是黑泽明式的,这部分人喜欢把一些很重大的局势与个性很强的人搬上银幕;另一类是完全相反的小津安二郎式的,这部分人钟情于一种非常有亲密色彩、由一些难以察觉的小细节构成的电影,汇整出每天生活中的琐事和些许触动。
很显然,北野武属于前一种,也喜欢前一种。

因此,在他心目中,当代日本最伟大的电影工作者的前三位分别是黑泽明、大岛渚、深作欣二。而没有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等人的位置。

影响北野武最深的三位日本籍导演
01黑泽明

黑泽明(1910年3月23日-1998年9月6日),日本国宝级导演,是使日本电影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导演,也是日本近代电影史的重要人物,被誉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他一生共执导了三十部电影,其中许多具有世界级影响力,享誉全球,如《罗生门》、《七武士》、《用心棒》、《天国与地狱》、《德苏乌扎拉》、《影武者》、《乱》等。

黑泽明是北野武最尊敬的电影巨人、大师,他认为在日本,没有任何电影工作者能够达到黑泽明的水平。不过,虽然他很崇敬黑泽明,但后者的电影他并非全部都欣赏,比如他认为《乱》太过莎士比亚式,有些地方濒临无聊的边缘,同时,他还觉得《用心棒》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失败之作。他最喜欢的是《德苏乌扎拉》。
02大岛渚

大岛渚(1932年3月31日-2013年1月15日),日本电影导演,作品以艺术另类、前卫新锐著称。与黑泽明、小津安二郎两导演齐名国际,屡获国际影展大奖。其代表作有《青春残酷物语》、《太阳坟场》、《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另,曾位列世界十大禁片的《感官世界》也出自其手下。

《战场上的快乐圣诞》是北野武参演的第一部电影,在这部电影的拍摄中,他第一次见到了彼时已经享誉国外的大岛渚,并在大岛渚的介绍下认识了大卫·鲍伊跟坂本龙一。自此,大岛渚成了北野武电影人生上的引路人,他深刻地影响了北野武的工作方式以及他对电影与剧本写作的理解,让他意识到,拍电影和当演员可以是一件很棒的事。
03深作欣二

深作欣二(1930年7月3日-2003年1月12日), 日本电影导演、编剧,电影个人风格强烈,尤擅长动作电影及日本极道(黑社会)描述,是日本电影史上至今拍摄商业电影数量最多的导演, 多次被电影旬报观众票选为“最受欢迎的导演”,也是日本近代电影史的重要人物。北野武将其视为当代日本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有《无仁义的战争》系列、《艺妓院的凉子》、《大逃杀》等。

北野武饰演《大逃杀》中的一位退休教师—北野,他在一座岛上发起了由中学生参与的屠杀游戏。
当然,北野武喜欢的导演、电影不仅限于上面罗列出来这些,还有许多未一一摘录下来。比如喜剧里他爱巴斯特·基顿甚于卓别林;高潮迭起的电影里,他还喜欢萨姆·佩金帕(Sam·Peckinpah)的《惊天动地抢人头》、威廉·弗莱德金的美国惊悚片《威猛奇兵》以及铃木清顺等人的电影。
因篇幅有限,不在此作详细介绍,感兴趣的影迷可以顺藤摸瓜,自己查询。
本文中,导演介绍来自维基百科;配图来源于谷歌搜索;
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周思考:没有结果的事,即使一直耗着,也不会有结果,反而浪费生命。
往期回顾
●故乡的云
●钟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