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克服人生的无意义感的?
查看话题 >这可能是我离找到⎾人生意义⏌最近的一次距离
我的目标是想要富有欢乐和意义的人生,并且我关注人性的价值,所以我建立了Mindvalley网站,透过Mindvalley触及十亿人,传播概念去启发更多人,从而改变人们生活、工作和照顾身心的方式。我透过Mindvalley邀请其他人利用个人成长和学习去追求卓越。
这是【活出意义】的作者Vishen Lakhiani在书中写道的他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个礼拜我用飞快的速度看完了这本书并且整理写出了读书笔记,每次打开书的时候,这几年反反复复的迷茫突然消失了,我突然觉得,这一次,我应该可以明白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了。
书里把“怎样活出意义”分成四个步骤,1.你活在世界给你的框架中;2.获得觉醒的力量,选择你自己的人生版本;3.从心编码,改变你的内在世界;4.改变你所能改变的外在世界,活出意义。我不会在这里把所有的读书笔记一字不差的打出来,而只会选取和“怎样制定人生目标才是有意义的”相关部分,当然,我会在下一篇把我具体应这本书的建议而实施的方案真真切切的写出来,只有说的出来,写的下来的,才是可以实施的目标,所有存在于脑中想一想而已的,最终都会被遗忘。
让我们再回到篇首回顾一下作者的人生目标,以此展开“找寻人生目标”的第一步骤:跳脱这个世界给你的框架。这个世界是由很多的规矩组成的,我们需要这些规矩,它们经由岁月慢慢沉淀,它们帮助人们能够顺理的处理大部分发生的事情,但有时候,这些规矩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思想,它们使得我们更倾向于顺从集体意识,而不是以自我的想法和最佳利益出发来思考问题。为了有效达成人生的目标,我们不能停止怀疑这些规矩,它们通常来自于以下五点:1.从小灌输;2.权威人士这么说的;3.用归属感绑架你;4.用社会认同来束缚你,比如大家都这样这样。。。;5.制造恐惧效应,也就是,不去进行逻辑思考,却开始对种种事情加以创造意义,不断主观的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解读,自行揣测对方的态度或感觉。
在每一个所谓规矩面前,我们都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去质疑它,这是正确的吗?这是你想要的吗?还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所以你也要这么做?这些规矩比如,每个父母亲都试图告诉你,你应该学这样的专业,找这样的工作,什么时候该结婚生子,过怎样的一生。但这不是你的一生,这是克隆人的一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不一样的,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东西使你成为你?
人生苦短,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人生里,不要被教条困住,不要活在别人思考的结论里,不要让旁人意见的杂音压过你内在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听从内心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早已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 的 人,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在意识到原来我们大部分自以为自己做的决定,大部分正在做的事情,都是由这个世界给我们的框架和规矩决定的,我们才可以开始思考,什么是我们自己想要的人生版本?所以本书中的第二步骤便是:觉醒的力量,选择自己的人生版本。这个步骤中有两个概念需要先弄清的,一是“现实认知”,它表示你相信的想法和价值观;二是“生活系统”,它表示你选择如何生活、日常活动、习惯、学习和成长。人的成长便是通过新的现实认知,即通过信念的转变带来的成长,以及新的生活系统,即通过生活习惯升级带来的成长。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版本,所以在这个步骤中需要做的是,谨慎地选择能赋予我们最大力量的认知和系统,并经常更新升级。那具体要怎么做呢?
我们将人生分成十二个领域,分别看看对于每个领域,我们的认知和体系是怎么样的吧。
一、亲密关系:你认为“爱”是什么?你期望从亲密关系中获得或付出什么?你相信爱会伤人吗?你相信爱是忍耐吗?
二、交友情况:你认为“友谊”是什么?你相信友谊长存吗?你觉得交朋友是简单或困难的事吗?
三、人生冒险:你觉得“冒险”是什么?冒险事旅游、艺术和文化吗?城市探索算冒险吗?还是只有郊区才算?你觉得进行一趟长途旅行之前应该先存够退休金吗?暂别工作岗位或家人去度假会让你有罪恶感吗?你觉得花钱体验(比如高空跳伞)是没意义的事吗?
四、生活环境:你在哪里最能感到快乐?是否满意目前的住所及生活方式?你如何定义“家”?在你的生活环境中,哪些部分最重要?
五、身体健康:你如何定义“身体健康”,你又会如何定义“健康饮食”呢?你认为自己是天生易胖体质,或者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吗?觉得自己保养得宜吗?
六、学习生活:你有在学习新事物吗?正在自我成长吗?你总是能掌握自己的大脑和日常思绪吗?觉得自己具备足够的能力去达成目标吗?
七、个人技能: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擅长之处?有哪些不擅长的地方呢?这种擅长与不擅长的认知是从何而来的?阻碍你学习新知识的障碍有哪些?
八、心灵生活:你信仰怎样的心灵价值?你是否让不具吸引力的文化和宗教模组所局限,但却害怕抛开那些限制后会伤害到他人呢?
九、职业发展:你认为“工作”是什么?“职业”是什么?你喜欢这份职业吗?在工作上,是否觉得自己被重视及赏识呢?觉得自己拥有成功的要素了吗?
十、创意生活:觉得自己有创意吗?是否欣赏某位有创意的人?你欣赏他(她)哪些地方呢?你正在从事哪些创意活动呢?觉得自己具备天赋,可以展开某一种创意计划吗?
十一、家庭生活:作为人生伴侣,你认为自己的主要角色是什么?作为子女,主要角色又是什么?你满意现在的家庭生活吗?你对家庭成长抱持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呢?对于你的幸福来说,家人是负担还是资产?
十二、社区生活:你觉得自己有能力贡献于社区吗?喜欢贡献一己之力吗?
这十二个领域包含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要你依自己的情况在每一个类别打分,你分别会打几分呢?你知道吗,分数最低的那几项可能就是你受消极的现实认知荼毒最深的部分。
要挣脱这个世界的枷锁,要改变你的现实认知,我们需要问一问自己,对每一个领域,我的现实认知是什么?移除有害任职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顿悟、冥想、阅读励志书或其他正念练习,又或者是让自己反省并问问自己:这个观念是从哪里来的?以下两个问题就是一种经由自问自答来唤醒思维及开窍的有用技巧。问题一:我所遵从的现实认知来自绝对现实,还是相对现实?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其实只是一种绝对现实的概念。意思是无论来自哪种文化,对所有人类来说皆属事实的事情,例如孩子在能够自理以前必须有人照顾;以及吃东西是为了生存,诸如此类的想法。但是像特殊的养育、饮食、精神表现,表达爱意等会因不同文化而有所不同的处事方法就是相对现实。你所抱持的认知是绝对现实还是相对现实呢?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个现实认知并未经过科学验证的考验,请勇敢地去挑战它。你是否发现在自己的文化中也存在这种对绝大多数人类是相对真实的信念呢?如果你深信不疑也没关系。但要是那些相对真实的信念正在伤害你,或约束你得照着自己不喜欢的方式穿着、结婚或生活,那么是时候为自己起身反抗了,这些规则本来就该被打破。
问题二:这件事情真的是我所想的意思吗?我们每个人的脑袋中都有一个意义制造机,不断去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解读,揣测对方的态度或感觉,然后对种种事情加以意义,但事情真的是我们所想的意思吗?为何不能进行有效的逻辑思考呢?我们需要自问:真的是这样吗?我能百分百确定这件事正如我想的样子在发生吗?淘汰老旧现实认知的最佳方法就是优雅地放手,让他们走入历史。我们的情绪、心智和心灵将透过接纳新想法、概念以及做人和生活方式更加进化。
好了,我们通过这两个问题,检视了自己对于十二个领域的所有现实认知,现在我们就要来看一看,应该怎么做才能真实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体系。现实认知是我们所有对事物的看法观念,生活体系则是把这些观念实实在在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方式,要改变我们的人生,这两点缺一不可。你是否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瞎忙的状态, 你已经忙不完了,所以没发现自己的生活系统早已过时,这个探索生活系统过程的关键在于,让自己无论何时都可以停下脚步去探索,在于让自己按下暂停键后看看是否有更好的做法。你对以上十二领域的方方面面,有没有曾想过,换一种方式做会更好呢?
我们常常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却忘了关心自己的心灵,我们的社会认为一早醒来就会感到压力、焦躁和不安是很正常的感觉,但这些感觉是种警告,提醒我们有问题需要处理,而不是一概承受并当作常态。你不应该一边讨厌工作又一边虚度光阴的生活,“快乐时光”不应该是在每周五晚上喝酒庆祝自己又熬过了一个礼拜。
现在你已经知道如何找出你自己的现实认知和生活体系了,你已经知道了如何用这两个武器去构建你自己的世界了,但你知道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吗?
我们时常混淆手段和目标,以为大学科系,职业成就和生活水准是目标,但事实上这些都只是为达成目标的手段而已。常见的手段还包含了达成特定收入水平,在工作取得良好的评价和职位晋升,以及与某些特定人士来往,但眼里只有这些手段的人,生命也就失去焦点了。而目标是什么呢?目标是你内在的灵魂,目标能带来无比的喜悦,不是因为目标能使人获得外在的标签,也没有社会所赋予的标准或价值,目标不是为了得到回报或任何物质奖赏,它们是为了帮助我们创造这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手段与目标之间的关键差别在于,手段通常少不了“所以”,进入好大学,就能得到一份好工作,手段通常是为了达成或遵照这个世界的规矩,想要实现最终目标,手段可不只有一种而已。而最终的目标呢,目标是忠于内心,让你感觉真正活着,目标通常是某种感受。
所有的目标,都可以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种目标:经验。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金钱或任何物质,而是为了经历人生。金钱和物质会制造经验,而经验会带来当下的快乐,这才是我们何为想要金钱或物质的原因。我们需要对日常生活抱有好奇心和迫不及待的心情,才能延续快乐的感受,驱使我们朝着目标前进。
第二种目标:成长。成长能深化我们的智慧和感激之情。人会主动追寻成长,成长也会自己找上门来。成长让我们能在人生道路上一直有新发现。
第三种目标:贡献。这是当我们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成长之后,这是当我们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成长之后,进而能投以回报的事情。付出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能留下的独特痕迹。付出让我们更接近最高层次的快乐---觉醒。付出让我们的人生找到意义,因此它也是卓越人生的要素之一。
人生需要三大问:
一、你想在这一生中获得什么样的经历?
二、你想要如何成长?
三、你想要如何做出贡献?
这三个问题其实与先前的十二领域很有关联。事实上,十二领域都是由这三个问题延伸而来的,各自的搭配如下:经验-亲密关系/交友情况/人生冒险/生活环境;成长-身体健康/学习生活/个人技能/心灵生活;贡献-职业发展/创意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
问题一:你想在这一生中获得什么样的经历?
这个问题的真正核心如下:如果不必考虑时间和金钱,也不需要任何人允许的情况下,我灵魂深处真正渴望的经验是什么?接下来我们要用十二领域的前四项,也就是跟经验有关的项目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亲密关系:你心目中理想的亲密关系是什么样的?让自己想象这份亲密关系的各个面向:你们如何沟通?你们有什么共通点?会一起做哪些活动?你们会如何一起度过一天?你们有哪些相近的道德观和伦理信念?
二、交友情况:你想跟朋友一起拥有什么样的经验?你想要一同经历这些体验的好朋友是谁?想象你完美的社交生活中,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谈些什么?做什么样的活动?
三、人生冒险:接下来用几分钟,想象自己认为哪些人是拥有美妙的人生冒险?他们都做了什么?去了哪些地方?你对冒险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样的冒险能让你的灵魂唱出心之歌?
四、生活环境:想象在完美的生活中,你的家是什么模样?回到家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房间--在这个美妙的空间中有什么样的东西?想象一个完美的工作场合:描述一下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会带来最佳的工作效果?
问题二:你想要如何成长?
你可以这样问你自己:如果我想让问题一所描述的理想成真,我该如何成长?我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五、身体健康:描述一下对自己想要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模样。五年、十年或二十年之后呢?你想进行什么样的饮食和健身方式?有没有什么样的健身目标,单纯是为了目标达成后的兴奋感(无论是征服某一座山还是养成上健身房运动的习惯) 。
六、学习生活:为了获得前面列出的经验,你需要学习什么?哪些书籍或电影,能拓展你的心智和品味?有没有想要学会的语言?请着眼于最终目标--学习本身即能带来喜悦,不该只是一种通往目标的手段,例如文聘。
七、个人技能:什么样的技能会帮助你在工作上大展身手,而你也乐得精通此项技能?如果你愿意转换职业跑到,有哪些技能是必须学会的?掌握哪些技能会带给你快乐和骄傲?
八、心灵生活:你内心最渴望的自我修复方式是什么?你想要学会冥想、学习克服恐惧,焦虑或压力的方法吗?
问题三:你想要如何做出贡献?
这个问题要探讨的是所有独特的经验和成长会如何助你贡献给这个世界。贡献不一定非要做大事,可以是邀请新邻居来品尝你的手艺、邀请新进员工外出共享午餐,或者在公司发起募捐旧衣的活动,在这里,请先问自己以下问题: 如果我已经获得了前面所提到的经验,也有了显著的成长,接下来我能如何回馈这个世界呢?
这个问题一样跟前面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想想在这十二领域中,你可以付出些什么?
九、职业发展:你对这项职业的愿景是什么?你想要多么胜任这份职业?为什么?你想要对这个领域做出何等贡献?倘若你的职业目前看似尚未对这个世界做出有意义的贡献,请再仔细看看--是否因为这份工作真的毫无意义,还是只是对你个人来说没有意义呢?还有什么职业是你想要尝试的?
十、创意生活:你想去学习什么?从烹饪、唱歌、摄影、画画,到开发软体,创意活动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活动。你想用写什么方式,向这个世界展现自己的创意?
十一、家庭生活:想象自己和家人待在一起,但不是以“非得这么做不可”的角度,而是想象和家人团聚时,内心充满快乐的感觉。你们正在做些什么?聊些什么话?你们正在一起累积什么样的美好经历?但你的家人不必局限于传统的家庭观念,将那些你真心喜爱且想花时间陪伴的人,纳为“自家人”看待。
十二、社区生活:你的社区可以是朋友、邻居、社团,或者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社区。你想要如何贡献给社区?看看你有哪些使自己感到无比雀跃且深深满足的能力,想法,个人经验?你想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
---------------------------------------------------------------------------------------------------------
最后让我们来总结下应该怎么做吧:
第一步骤:跳脱这个世界给你的框架,看看有哪些所谓“规矩”是这个世界强加给你而不是你自己想要的。
第二步骤:选择自己的人生版本,从“现实认知”和“生活体系”两方面出发,看看你对十二领域的理想认知是什么?然后你要如何去改变它?
最后步骤:你的目标是什么?通过经验目标、成长目标、贡献目标对自己提出人生三大问,同样问问你自己,关于十二领域,你想要怎样塑造你自己?
最后引用书中的两段话和大家共勉:
- 当我们知道自己是足够的,我们所获得的勇气,足以让我们发挥全力,去做的更多更好。当我们学会成为自己的超人,让我们不敢跨步向前迈进的恐惧消失了。我们将迈开步伐,去追逐更远大的梦想和目标。
- 多数人的烦恼来自于看得不够远。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他人的行为举止,恶意和好胜心,都阻止不了你,我们没有时间去谈论、指责、煽动他们的不是,也没有时间暗算、霸凌、造谣、陷害,这些都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只有无聊又不快乐的人才会这样过生活。当我们成为所向披靡的人,人生将不止于此,相反地,你会想着更大的事情--想要解决问题、想改变世界,也想帮助别人进步。你的目标是为了解决真正的问题。或者也可以把这些目标成为“人生任务”。
然后找出每一个类别的信念、愿景、策略和目标。
© 本文版权归 YsDailyTalk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