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症状表现和案例
在大脑中,存在着控制恐惧感的特定脑区,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这一部分脑区和正常人相比,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异常。
这可能导致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比正常人更难感受到恐惧感。或者说,他们的特殊生理结构决定了他们比一般人的胆子更大,更加的无所顾忌、为所欲为。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具有下面三种人格障碍的特点,他们中有的每天都在表演(表演型人格障碍),有的时刻都在回避(回避型人格障碍),有的长期处在一种情绪和行为的不稳定状态(边缘型人格障碍)。

他们的社会功能都有所损伤,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进行工作和社会交往,甚至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还会存在自伤和自杀的念头或者行为,他们中的有些人为自己的状态感到十分痛苦,有些人的行为让他人感到痛苦,但是这三种人格障碍给他人带来的伤痛和接下来要提到的这种人格障碍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种人格障碍是十分具有威胁性的,因为患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通常会有伤害他人的行为,并且从不为此感到内疚;同时这种人格障碍的患者也是在人群中很容易碰到的,因为这种人格障碍的患病率非常高,在某些地区的统计中,竟然达到了4%。4%是什么概念呢?平均100个人中有4个人,2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有这种变态心理。
在你的办公室里,一共有多少位同事?在你的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位同学?大家都会计算简单的乘法,那么也就知道在你身边,可能潜伏了多少位患有这种人格障碍的“危险分子”。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这里是要通过这个概率使大家了解其危害性,这种人格障碍的名字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下面我们来看几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咨询师对于他们表现的评价和概括。
A在接受治疗的时候曾对咨询师说过以下的话:“我偷过同事新买的钱包,里面还有很多钱,当时只是为了好玩,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非常后悔做了这件事,觉得很对不起同事,因为他为了这件事闷闷不乐了很久,那段时间他的日子过得也很拮据……你看到我身上的文身了吗?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弄的,那个时候真不懂事,以为这样很酷,但实际上这给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我现在想把它弄掉,让我看上去更像好人一点……我挺恨以前的自己的,不争气,如果有机会重来,我希望自己过另一种生活……”此处补充在A已经接受了相当长的时间的治疗后,A的咨询师对他的评价:他经常提到他内疚、自责、懊悔,但那绝对是在演戏,实际上,他从来没有内疚或者悔恨过。不过我也要承认,他的演技实在是太好了,他骗过了很多人(也包括刚接触他的我),很多人一直被他骗着。
B是个女孩子,但却喜欢飙车。她曾经在上班途中,为了超过一辆和她的车同样车型的陌生车辆而疯狂加速、连闯红灯,结果造成了三车连撞的严重交通事故。上大学的时候,她因为很喜欢同学的一套首饰,甚至采取了强抢的办法。她完全有经济能力自己买相似的首饰,但她觉得抢来更有意思。
她的心理咨询师形容她做事从来不顾后果,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什么叫作“冲动是魔鬼”。
现在你知道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有多出格了吧?实际上远不止如此。
反社会型人格被归为“变态”。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来说,他们几乎不知道社会规范为何物,不论是白纸黑字的法律,还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对他们来说,只要他们高兴,这都不是事儿,都可以违反。所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想法和行为是绝大多数正常人接受不了的。
他们不仅无视社会规范,而且也没有良心,是十足的“白眼狼”。内疚?后悔?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从来没有体会过这样的情绪。他们是十足的“谎话精”,欺骗和伪装也是他们的乐趣之一。
他们还是十足的“冒险王”,头脑发热,做事冲动,不计后果,不负责任,好像他们毕生所求,就是那些冒险和刺激的感受而已。他们的冲动还体现在他们做事时完全没有计划性,他们所做出的决定往往根本没有征兆。比如,他们会频繁地更换工作和住处,甚至,他们会频繁地更换身边的性伴侣,而他们却说不出什么实质的原因。
他们还具有很强的操纵欲和控制欲,颇有自己便是如来佛祖,任何人都是孙悟空,都逃不出我的五指山的想法倾向。如果仅仅是以上这些,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似乎还不至于成为一种极大的威胁,也不至于让很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此头疼。
事实上,除了欺骗、冒险能给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带来乐趣之外,他们最大的兴奋点似乎还在于——整人。这里说的“整人”只是一种说法而已,要知道,实际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可不只是整蛊专家而已,他们是真的会做出许多侵犯他人的行为。相信你也听过不少变态杀人狂的例子,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
反社会人格案例
如果你不太喜欢真实事件的沉重,或许你可以看一部影片来感受一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作为。获得1999年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电影《绿里奇迹》(The Green Mile)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部电影中的两个人物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刻画的相当直观到位。
如果你的心脏没有那么脆弱,还有兴趣了解一些生活中真实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犯罪的例子,那就一起再来看一个案例吧。
C女二十七岁,因杀人罪、诈骗罪和拐卖人口罪被判死刑缓刑两年执行。
在心理学家对犯罪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出评估的时候,她被认定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这里要简单地插一句话,我们知道,通常被报告为精神异常的嫌疑犯,在定罪的时候是可以得到一定的精神异常保护的。但是,人格缺陷不包括在内,所以,即便C被认定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对她的量刑上,并不会考虑其心理障碍这方面的因素。
C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之后便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她选择离家出走,混迹社会。她很小便离家的原因在于,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她,物质条件得不到满足,而且也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她的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她的父亲有赌博的毛病,所以父母不仅没有对年幼的她尽到照顾的责任,相反,对她来讲,打骂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她在读完小学后,由于家里困难,交不起学费,也就索性不再读书,甚至跟着一些社会上的人离开了家,开始流浪和漂泊的生活。她为了保护自己还练过武术。在她十几岁的时候,曾经跟着别人学做小生意,但是相比这种生活,她更喜欢凭借偷和骗来讨生活。
不久之后,她找到了一个很快赚钱的方法,拐卖人口。她将把小孩和妇女拐卖到其他的地方当成是自己的一项事业,并且认为这是在帮助他们找到新的人生,而且帮那些需要这些妇女和小孩的家庭解决了实际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在拐骗和贩卖的过程中,她享受她在这个过程的操纵感,觉得自己可以掌控这些人的人生,这让她心里感到很愉悦。至于被她拐卖的人的苦难,她却对此毫无愧疚,觉得心安理得。这期间,为了完成“工作”,她也少不了一再的欺骗,这些行为也让她感到满足和快乐。所以,她几乎是在很愉悦和兴奋的状态下在触犯法律。
C自己陈述自己杀人是因为在火车上有一个男子欺负她,因此她用随身带的水果刀将这名男子杀了。事实上,这名男子并不是陌生人,而是她的男朋友。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她就对这位男朋友多有不满,因为他不能提供给她想要的物质生活。再加上她曾经学习过武术,加上多年来混迹社会,颇有些功底,所以常常对这位男朋友进行打骂和侵犯。而她最终杀害了这位男子是因为男子提出跟她分手,要离开她去和另外一个女孩过正常的生活。于是她便设计用水果刀将这位男朋友杀害了,并且在她男朋友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连续在他的胸口和腹部刺了五刀。而在法庭上,她坚持说是这名男子先对她进行侵犯在前,而她只是出于自卫才杀死了这名男子。
虽然C有着杀人、诈骗和拐卖人口的种种劣迹,并确为事实,但是她自己却认为她只是在“除暴安良、劫富济贫”。她认为自己不该被判刑,至少不该被判这么重的刑罚。而且她也很不愿意和其他罪犯待在一起,用她自己的话说,其他被抓进来的人都是社会上混的,是人渣,而她自己则是江姐一样的人物。所以她曾在服刑期间试图越狱,并且还曾成功地越过高墙,但在十二小时内就被监狱人员抓了回来。但这并不妨碍她做继续逃跑的努力。
她为了离开监狱,还自导自演了一出自杀的戏码,试图骗过狱警,让他们相信自己有抑郁症,并且患有一定的精神障碍。她向监狱的工作人员和在监狱里服刑的罪犯一遍遍哭诉自己童年的惨痛经历,包括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是如何疯癫和赌徒父亲在输钱醉酒之后如何对她进行毒打,还有她的男友是如何背叛她,让她痛不欲生,而这些痛苦的过往让她再也没有生活的勇气了。监狱的工作人员几乎被她骗了,还有不少人对她的遭遇越来越同情,也认为对她的量刑偏重了些,该给予减刑。
监狱工作人员不得已请心理医生来对她的心理情况进行测评,最开始的时候,咨询师也被她欺骗了,认为她是因为从小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而导致日后的行为问题,并且她在自我成长和发展上是有要求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会对她产生良好的影响和作用。但当咨询师了解了更多的信息时,结合她的行为,咨询师开始质疑她的陈述,这个时候C又表现出了她具有攻击性的一面。咨询师最终认为她重复地对咨询师和监狱相关人员进行欺骗和操纵,她期望能够控制别人的想法,并利用这些人,包括以心理治疗的名义来逃避法律的制裁和自己的责任。
这就是具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他们有时还声称自己受过严重的心理创伤,是因为这些早期恶性的经历才让自己变得异常。确实,我们承认包括人格障碍在内的一些变态心理的形成,都很有可能是因为患者在人生早期经历过心理创伤所导致的。但是,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这个借口通常是不成立的。相反,他们往往才是造成别人心理创伤的人。
你或许听到过一些变态杀人狂的例子,看到一些人犯罪的手法极其凶残、行为令人发指的时候,你也会忍不住骂一句“这人真是变态”。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犯罪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实际上,关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精神病态、犯罪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只能说他们之间互有重叠,却不能说他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很多罪犯并不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也未必就会走到触犯法律的那一步。只是,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确实存在。
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互联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