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歐洲處女地
由馬其頓首都斯科普里,坐巴士前往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纳,車程兩小時,票價每位大約RMB
60元。 到達科索沃邊防時,檢查官在過境巴士上查驗護照,乘客不用下車。海關人員仔細核對乘客資料,歸還護照時顯示出耽誤了乘客時間,有些抱歉的神情,他們的態度非常友善。 過境停留時間半小時,巴士繼續翻越著崇山峻嶺,看著路邊山上一座座紅色屋頂的房子,不規則的小山路。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時候的一部電影插曲: 趕快上山吧勇士們,我們在青天加入游擊隊...,后面幾句歌詞一下子卻想不起來。 一會兒,我們到達了普里什蒂纳汽車終站,我們是最后走下巴士,沒想到一下車,瞬間感覺到了周圍人的眼光高度的集中力。呵呵,他們眼睛直楞楞地看著眼前的"動物",充滿了好奇,或者可以說"驚奇"的成分多些吧。 呵呵,大概是東方人的面孔在這太罕見了,我們在這屬於"稀有動物"。 前幾天,我們在馬其頓,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最熱鬧的市中心閑逛,總共三天的時間,也只見過共六位東方人的面孔,而且我們也常常被12歲左右以下的孩子目不轉睛的凝視。 然而科索沃的孩子們盯著我們看時,天真的眼神透出的驚奇,有種感覺好像自己在這變成了不會咬人的異人類。 在汽車站的出租車處 ,我們得到一位先生能勉強用英語溝通,便順利地乘出租車前往訂妥的酒店,當我們的車行駛到一條大街時,司機指著遠處懸掛在街角一座大廈外牆上的克林顿的畫像和雕像,興奮地說"克林顿大街,克林顿大街”。 在克林顿总统任期内,美国在制止科索沃的流血冲突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科索沃為了表达对美国,对克林顿的尊重,首都普里什蒂纳的一个重要街道被命名为“克林顿大街”。克林頓先生在當地如此受歡迎,可想而知,他確實是個決定了科索沃命運的大人物! 晚上我們決定去市中心走走,酒店前臺的服務員告知了大致的方向,我們便出發。 走到交叉路上口,遇到兩位年輕男女,他們非常友善,高興地帶我們走了一短段路,女孩熱情地介紹她自己說,她在當地讀大學,學法律,還有一年就畢業了。聊著聊著我們走到一個轉彎處,他們停下來,告訴我們再往前走200米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然后他倆卻往回走,原來他們是要去另一方向。呵呵,再見,友善的科索沃年輕人! 走到市中心,到處懸掛著國旗。科索沃是藍色國旗,黃色部分是地圖,六顆星分別代表科索沃六個民族,即占人口95%的阿族,和其他土耳其、馬其頓、塞爾維亞民族。正好是美國獨立日,街上也掛滿美國旗,知恩圖報美國當年支持科索沃獨立吧。 來到市中心的主要幾條街,一些基礎設施、生活設施及各方面與歐洲大陸其它地區相比感覺落後。沒有地鐵,沒有火車。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巴爾幹人非常淳樸和善良,樂於助人為樂,治安也特別好。來到這見不到一個黑人,也見不到一個東方人的地方,還真是第一次,沒有難民,也許二十年前由於戰爭這裡本身就是難民來源地吧。 晚上我們在德蘭修女大道步行街一家餐廳用餐時,桌腳的原因,餐桌有些不平,我的先生從包裏拿出紙巾來墊平桌子腳,可紙巾不夠厚,桌子還是有些搖晃,這時旁邊一家當地人也正在用餐,他們注意到我們,年長的一位先生馬上拿著幾張紙巾走過來,主動幫我們再加厚桌腳墊,確保桌子平穩。我們一再道謝,雖然語音不通,但從他們的動作和神情看得出,他們覺得能上幫忙,就是開心的一件事! 因我們坐在餐廳的窗口位子,晚餐吃到一半時,了一位八、九歲的男孩,走到我們桌前的窗口,對著我們作揖,然後用純潔的大眼睛等待著我們。我們便把沒吃過的主食,大燒餅給他,他幷沒有馬上接過,而是做了一個切一半我們留下的手勢。我們搖搖頭,堅持把整個大燒餅放在他手上。小男孩有些不好意思地接下接過燒餅,朝我們靦腆地笑了笑,向我們深深地鞠躬,說了一句話,大概是謝謝吧,然後高興地小跑著離去。 巴爾幹人民淳樸的令人難以置信,善良得令人感歎! 三日後,我們又乘坐巴士,向下一站出發。巴士翻越著崇山峻嶺,路邊山上一座座紅色屋頂的房子錯落有致,不規則的小山路繞著大山,像一串串項鍊。 “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我们的祖国就要获得自由解放”。腦海裏突然崩出來之前想不起來的兩句歌詞。呵呵,再見科索沃,歐洲處女地,純樸善良的民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