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思考
首都不必说,港澳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城市发展起来是幸运。
沿海城市首先在地理位置上占有优势,对外便于开放。港澳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担任重要的角色,是中国迎接世界开放前的“试点”。在改革开放前国外市场想进入大陆,香港澳门是最适合的地方,不仅是因为当时港澳为殖民管理,关税和法律条规等都较符合国外企业生存,为进驻大陆市场做准备;同时2001年前中国未加入WTO,也未完全对国外市场开放。当时港澳经济繁荣是地理位置和时间维度的幸运共同组建。
在1978-2001之间,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深圳等珠三角等周边带动城区成为第二个幸运的城市群。政策上的鼓励及中国对外开放的态度让这个城市领先成长,人才拥挤,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优势,香港的经济间接带动深圳经济的发展。
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始完全开放,这时候国外企业无需通过香港或特区等城市进驻中国市场,这时候香港当年独一无二的经济发展条件与优势慢慢削弱,被平均化。
这是历史的发展,香港的幸运终将被时间淡化,但该地的人文气悉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不愿承认大陆的经济发展渐渐赶超的现实。
归根结底,人身边的环境一旦形成,群众的文化气息一旦固化,思想改变的程度就基本难以动摇。乌合之众,人在群众当中就无法保持个人理智。
但换另一个角度考虑,在以上城市驻足较其他城市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幸运。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并坚持留在深圳的原因。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