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半慢游成都(一)


用两天半的时间慢游成都是因为……我只有两天半的假期。
成都当然不是两天半的时间可以玩好的,更别提慢慢去品味了。就好比一个好女人,你只和她端过两次茶杯,怎好说,你懂她?
但,在成都,这个一直以慢生活吸引着众人朝圣一般前往的城市里,要慢慢地过,时间似乎也延长了。
到了成都,先办了一张地铁卡,35元一张,不清楚这个卡钱是否可退,但是觉得35元帮我买来了很多在地铁站一张张买票的时间,可以置换时间的钱都花得值得。我从来不熬夜抢货,也不会请朋友“砍价”,用打折的钱去买我的时间和友情,我觉得我赔得比赚得多。
当然在两天半的时间里,这张地铁卡的确很好地扮演了它所有角色,让我可以像一个成都人一样,自由地享受着这个城市的一切配套交通设施。
到成都已经是晚上8点多,再倒了两次地铁到达位于市二院旁的一家民宿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民宿远没有网上看到的那样清新,有些陈旧,但尚算整洁,最让我喜欢的是那个可以坐在上面看书望景的窗台,这样的窗台一直是我所愿。在这个一眼可望尽的小屋里,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我反复探索。放下包,补补妆,冲下楼,打车去玉林路。
可以两天半慢游成都,是因为我来成都只有一个想去的地方——玉林路。为了一首民谣到一座城市有点幼稚啊,但我更愿意听从内心里的自己。她说要这样行,便这样行了。
结果在出租车到达玉林路时,就有种莫名的兴奋,路过几个漂着川味的小店,出租车师傅说,闻着好香啊。是啊,飘着川味儿的玉林路更成都。
朋友介绍了一个火锅店给我,叫两路口。虽然已经过了10点,店内仍然爆满。排了位,等着,仍然莫名地兴奋。满眼看不够午夜的成都玉林路。看着路上的那些陌生人,觉得像在看一场排演的戏,这些成都人走来走去,像是一场电影的布景。我很想从他人的眼中看到自己置身在这个布景里的样子,看看这个东北女人眼中闪耀的贪婪的光芒。
一直喜欢却从未靠近,直到现在,真实地站在这里,却感到如此不真实。
因为要遮盖因兴奋而满面不正常的笑,所以时常要低低头,当眼睛里没有成都时,耳朵里的成都就马上饱满起来。临近深夜的玉林路仍然喧闹,火锅店里煮沸的人声,马路上溜过身边的车声,和那些三三两两贴近我的人声。喜欢成都人说话,像玩儿一样,每个转音都像在演戏,好像就是为了逗你玩似的。听说成都妹子儿骂起架来像唱歌,可惜不能领会了。
等了半小时有余,有了一个长长的餐桌,可以在其中一段吃起了。拿起那张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餐单,又开始异常开心起来。我点了牛肉、脑花、鱿鱼、鹅板肠、肥肠、猪肝、豆皮、豆筋、金针茹、白菜……等菜的功夫,又来了三个男生,同我一起共用这个长长的餐桌。可能是因为年轻,所以目不转晴地看着我。我是说这三个男生太年轻,所以好奇心太强,可能觉得我一个人吃火锅太过奇怪,想看看我是不是正常的人。不一会儿,当我点的东西陆续摆到我的桌子上几乎没有余地的时候,他们开始交头接语,我想如果不是怕太不礼貌,估计他们会拍一条抖音。但是,我的心情大好,一直含笑吃着。这几位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主题来聚会的,但因为有了我这个怪异的同座,他们完全被带偏掉了。
被人过份地关注真是件不舒服的事儿,如果不是这几位莫名的仁兄,我想我会吃得更久些。
点了一桌子的菜,只花了180元,成都真是好呆的地方。
吃的不算太饱,但很满足。夜晚的玉林路慢慢地静寂了,两侧的老房子像那种在路边树荫下打嗜睡的老人一样,让你觉得心里安宁。我喜欢看那些散在城市里的老人,他们像放置在城市里的静物一样,让整个画面变得和谐、沉静。我只是在街上慢慢地走着,没想任何事儿,也没想任何人,却异常地幸福。
反正,我喜欢玉林路,虽然我并没有太多地看清这条路,也没有什么感情可以赋予这条路不同的意义,但感觉这里就是老成都,而成都我喜欢。走过了这条路,我来成都的目的就完成了。
所以,两天半慢游一座城市的法门就是,只选一个目的地。只要完成了这个目的,剩下的就全相当于偏得的了,人生中的很多事也许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