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约言(完)
至于稳固,就比较烦了。
所谓稳固,大抵是就好像练肌肉的需要喝蛋白粉一样,功法虽好,但是没有药饵的吸收,见效也就没那么明显了。
而对于我这种管杀不管埋的人来说,最是麻烦了,毕竟调理脾胃,需要的是取“灵动”、“平和”,我擅长从关键点切入,因势导利,如围棋国手一般下出那胜负手,逆转局面,效果虽然明显,但总有投机取巧的嫌疑,而病人又不是棋子,好不好都是自己的事情,你几乎没法劝解他们的行为(主要是懒,没耐心,当然,自己的会员除外)。所以几乎是无解的。
这个问题一直很困扰我,直到不久前,和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才豁然解决。
他叫菩提,亦是中医世家的弟子,若是单纯从技术上而言,他是和我截然相反的路子,他家的医道更注重脾胃的方阵用药,于脾胃而言,识病分明,用药轻灵,法度严谨。如果说我的医道用剑走偏锋来形容的话,那他而言,更如行军布阵,煌煌正道。
当然,医术好并不是我和他关系好的原因,而是因为我们一样懒——能一次搞定的,决不想多看到病人。
那天,菩提在和我嘚瑟治疗角化过度性增生成功医案:
大概意思是说,那天,他接了一个患者,手掌皲裂增厚脱皮。

患者男性,38岁,体力劳动者,身体壮硕,手掌皲裂增厚脱皮多方无果,世人治疗,皆以真菌,或行气活血下手,但是菩提却觉得些不过没有经过辩证的表象,他落实的关隘,在于“壮硕”二字,前面有提到,脾主四肢肌肉,患者素体壮硕,但是这种壮硕却是一种病态。所谓“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体力劳动多数是筋骨劳损,肝主筋,肾主骨,但肝肾不足是一个渐近性的过程,一般在虚劳疾病后期出现问题,而对于初期的患者,特别是劳动者,脾虚反而是最常见!这是许多人都想不到的。
为什么呢,因为体力劳动者大多三餐的不规律和饥饱不均,肉的摄入也相对比较少,现在社会还好点,蛋白类,油脂类的成了主要饮食结构,放在过去真的是时常吃不上饭,饿肚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干活,能好么。你看看那些所谓的修行或者是素食者就知道了,他们的皮肤油脂减少,皮肤会粗糙。而且小便泡沫增多或者浑浊(磷酸盐尿)等等。如果再去运动,岂不是增加消耗?这就是古籍中记载的饮食倍伤,
所以穷文富武,是有道理的,现代的健身相当于过去的练武的基本功,为啥喜欢喝蛋白粉呢也是这么个道理。
在协和医院里(协和医院对中医态度基本是两重天)经常用的两个方子,升阳益胃汤和升陷汤。都是这种针对于虚劳的患者的,也是这么个道理。
回到患者而言,当时查证时腹胀,胸闷乏力,平素身重,身痛,易汗出,大便不规律,小便可,饮食可。脉弦缓细,舌大,水滑。
伤寒论"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都是提示脾虚。
细脉主虚: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脉弦在这里亦提示津伤不养之象。
《金匮》:“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
脾虚加上舌苔情况,水湿。
所以方用参苓白术散加的是桑叶白术加倍。

他说完这个案例,我突然想到他家的脾胃专长,所以就和他聊到了这个事情。
他说:公子,这其实很简单的,你听过缪希雍的故事么?
哪个?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他说:缪希雍小的时候身体很弱,后来却体格健壮,也很长寿,到底他有什么秘诀呢?当时的名医,缪希雍的朋友王肯堂在书里透露了缪希雍的秘密,王肯堂说在和缪希雍聊天的时候,总是看到缪希雍从袖子里拿出个什么小丸,放到嘴里嚼,王肯堂就很奇怪,问:老兄你这是在吃什么呢?也告诉我们一下呗?缪希雍就告诉他说,这是一个秘方,增强脾胃功能的,结果后来王肯堂自己也试验了,认为非常的好,就推荐给了自己的父亲,后来王肯堂说自己的父亲能够长寿,完全是因为吃这个秘方的功劳。
哦~你说的是资生丸啊,我说,我知道,资生丸从固脾元着眼,号称“为先天不足,后天可养。后小儿与老人最适宜,小儿脾胃强健则体壮身强,老人脾胃强健则多寿寡疾。”虽然针对我所说那种脾胃不足后天补养,可以脾健胃强,但那也总是时方,不是今方。直接用,不太好吧。
但是……好麻烦的
想想,还是算了~
此文根据公众号文章:《【010】气宜直养而无害——凌公子养胃秘方》缩减而成。
欢迎关注公众号:毉·Originlab
或搜索:tcmOriginlab
如需咨询命理星算/趋吉避凶/人生指引,请添加微信号:ProFrankling
凌家公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奇门遁甲案例一则:真相往往在意志之外 (8人喜欢)
- 关于奇门遁甲演算的阶段性总结(2024.11.25)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