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重读
关于昨晚上不那么恰当的事,我又开始重新读这一本书了,当时心理上的压力因为它有所减轻,但是发现以为自己到了舒适区,还是会有很多奇怪的事情冒出来,就像要去找心理医生那样,我还是打算把它翻出来读一读。
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的差异:了解、关心、相互依赖性、相互一致性、信任、承诺
“亲密关系易于保持的另一个特点是信任,期望对方会善待和尊重自己。人们相信亲密关系不会带来伤害,并期望伴侣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关注自己的幸福。如果丧失了这种信任,亲密伴侣也常常会变得猜忌与疑虑,以致损害了亲密关系特有的开朗、坦诚和相互依赖”
根据巴塞洛缪提出的四种依恋类型,我应该属于安全型加一点痴迷型(现在是这样吧,但还是比较轻微的症状吧,渴望亲密接触但也害怕被拒绝)……并没有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投入全部的感情,觉得需要有自己,在感情上容易接近他人,被依赖的时候会觉得心安,当然过了也会觉得心烦哈,依赖他人的时候会觉得安心,但也会担心对方烦我,不会担忧独处和不为人接纳,没有亲密关系会让我有些难过吧,但一直以来我都有亲密关系,亲情后来友情,现在还有了爱情。
好复杂的
好吧,我应该还是中痴迷型吧,低回避亲密,略高忧虑被弃

我觉得这种在和他人交往中产生的较高的忧虑被弃,和我的小学遭受的校园暴力有关,它不是很高,是因为后期被略微治愈,以及我本身性格有关,但是仍然会害怕历史重演,所以对所有有损亲密关系的威胁都会不安警惕,虽然贪婪和妒忌都比较轻,但是前者的确在小学那一段对我的影响很大,这个我也没法否认。
“一次悲痛欲绝的分手会让原本安全型的人不再安全,一段如胶似漆的恋情也能慢慢让回避亲密的人不再怀疑和戒备亲密感情。在两年之内,足有三分之一的依恋类型可以发生实质性变化”
也真切地期望着,和臭猪在一起,就这样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能改变自己的恐惧吧,也能让他开心,希望自己不要再犯错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