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顿对爱的迷信
伯顿在死前做的准备特别详尽周到,最后一次修改遗嘱是在84年春,只增添了一条内容,那就是强调他必须葬在塞利尼。
他没有做其他名人通常做出的一些善事选择,尤其是把遗产捐给慈善机构,因此死后还遭人诟病。
甚至有天主教会的修女写信给他姐姐,叫她把伯顿的遗产捐出一部分来。全世界人都知道他是个有钱人,所以在这件事上冒出了各种声音。
我觉得,不是他自私,而是他在刻意降低自己身后事的影响力,不给媒体制造更多话题。
他把他的遗产一分钱不剩地分给亲友家人员工,没有捐给任何一个陌生人这件事,首先他生前一直在默默地做善事,和泰勒在一起时是公开捐款,最后十年是在秘密捐款。
他在67年时捐款给威尔士矿渣堆土倾塌灾难遇难的一百多个儿童家属,以及重建学校,这笔钱却被主持此事的一个英国贵族给挪用了,让他非常生气,但又无可奈何。
后来他的捐钱基本是直接捐到需要钱的人手里。比如残疾的矿工,负债的老人,还有精神病医院。伯顿虽然不说这些善事,但真的是默默做了许许多多。 为什么捐钱给精神病医院?因为杰西卡。 伯顿直到80年,仍然幻想着杰西卡的病出现能够实现医疗攻克的可能。让她能够走出医院,和他生活在一起。
伯顿捐钱的那家精神病院叫做精神创伤医疗中心。可想而知,他认为杰西卡的精神病是因为狗仔队的惊吓造成的,他肯定因此深深怪罪自己,只是他一直没有说出口罢了。
我觉得,他死前一定放心不下杰西卡,怕她一辈子不能走出精神病院,只能在里面老死。
这四个女儿都是他的债,没有一个省心的,也没有一个给他的晚年带来慰藉和温暖的。
直到死前半个月,他还在苦苦地请求凯特原谅他,与他和解。
伯顿一定在心底里过分放大了自己的过错,然后酒也戒不掉,不能兑现当年对女儿们的承诺。给钱凯特又不要,他没办法用钱来弥补。
还有杰西卡的这件事,他说,“我除了尽可能地给她更多的钱,什么也做不到,尽管她现在已经很有钱。” 最后八天,还不被允许参加丽莎的婚礼。 其实,如果丽莎希望他来,完全可以不听泰勒的指挥,但她还是听从了,没有给他请柬。
媒体不知道内情,只会宣传说伯顿没有参加女儿婚礼。鉴于丽莎是继女,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离婚后伯顿就不再管继女了,认为他是个不负责任的人。
伯顿既不会怪泰勒,也不会怪丽莎,想来想去也只能认为是丽莎没有原谅他了,只能怪在自己身上,这就是他一贯的思路。
真的,我要是丽莎,我一定偷偷让他来。他真的来了,泰勒还能把他赶出去?人生这么重大的事,居然不让父亲来送嫁,哪个女儿结婚,不是爸爸牵着她,把她交到女婿手里的啊。
我想伯顿如果不是实在撑不住了,一定不愿意在女儿新婚燕尔的时候死掉,给她添堵。毕竟他原本的计划是活到第二年的。 她一直不和泰勒亲近,从小到大,所以我不明白这件事她为什么听从泰勒。
我觉得如果伯顿能够去参加婚礼,心情一定好很多,这可是这些年来他唯一一件开心的事。
唉,这么一点点安慰也不给他,还不如从来就没有养过一个孩子。
想想看,泰勒的两个儿子竟然都不来参加他的葬礼,他们显然可不听她的。真的,这些孩子一个个的,该听的不听,不该听的却听从。
伯顿没有参加继女的婚礼,两个继子没有参加他的葬礼,外人会怎么误解他?肯定以为他和孩子们不亲啊,甚至对他们不好。
真的,泰勒的孩子都和她一样,不知道感恩,自私自利的人。 我觉得吧,伯顿私底下肯定有各种讨女儿嫌的地方。比如80年记者在伯顿的酒店套房里设了监听器,结果听到他和凯特因为零花钱的事情吵架。
伯顿控制不住坏脾气,和女儿吵架的事情,应该不仅限于凯特。可问题是,他都是在为她们好。她们已经是成年人了,怎么可能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爸爸那么爱她们,她们一定感受得到。
所以,无论是玛利亚还是丽莎,都听从泰勒的阻止,不让他来参加婚礼,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其实他完全可以强行参加的,但他肯定不愿意在这种大喜的日子违背女儿的意愿和要求,用亲情绑架她们,以满足自己的父爱的。
伯顿是真正明事理,懂得尊重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一个聪明人,一个好人,他绝对做不出为了满足自己泛滥的父爱而强行违逆女儿的事情来。
这一点和那些对子女很有控制欲,却误以为这是慈爱的父母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伯顿作为一个父亲的可敬之处。 我是真心觉得,所有他爱的,为之付出的那些人,没有一个对得起他的。一个个的,一直以来都在忽视他的感受,甚至不理会他曾经发出的求救信号。
他爱这么多人,还有放不下的东西和执念,如果不是最彻底的心碎,他最后如何会彻底放弃求救?
我要是丽莎,我就从我继承的那一个亿美元里拿出248万英镑,把爸爸迁回威尔士,让他魂归故土,坟墓也有人看护。
这一点也不难吧?当然,这纯粹是奢求。她基本不去扫墓呢,更没有拿一点点钱出来修葺爸爸那么简陋破败的的坟墓。
这些人眼里钱最重要。
可怜的伯顿居然对劝他改遗嘱,把丽莎从他的遗产继承人的名单里删除的律师们说,他相信就算他明天死了,丽莎也不会想要从他这里得到一分钱。 伯顿太相信爱了,即使一次次跌得头破血流,也从不知道悔改。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从小没有得到过任何爱的人,会这么迷信爱呢?
感觉他的性格里始终还是有孩子气的一面,这让他一直以来不去看人性里残酷丑陋的一面,只愿意欺骗自己,告诉自己看到的是这个世界的真善美。
在80年时接受采访,伯顿对记者说,“我喜欢扮演国王和王子,是因为这样可以让我忘记那个充满痛苦的童年,去向那个幻想中的国度。”
他不能把他爱的那些人往坏处想,若是他告诉自己,她们根本不爱他这个人,亲手打碎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幻想,这世上还有什么可值得他留恋的呢?
就是因为他清醒的时候要比这世上的大多数人要清醒百倍,这才让他脆弱的精神不能承受,他必须喝醉。
只是他在死前最后的绝笔里,第三句话,就很清楚地告诉了这个世界,他的一切繁华都是云彩织成的,他一直睡在云彩里。现在,梦醒了,他也跟着它一起烟消云散了。 图一为83年在纽约,伯顿亲吻凯特

图二为82年圣诞节在格茨塔德,伯顿和丽莎在一起,这是我所看到的父女俩最后一次同框

图三为82年2月在伦敦,伯顿的玛利亚,玛利亚的未婚夫坐在一起 83年不清楚,因为没有照片和记载。但可以肯定,84年,伯顿再也没有见过丽莎和玛利亚。

弦断秋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讨好型人格也是有极限的
- 《理查德·伯顿去世,享年58岁》(全文翻译) (1人喜欢)
- 为什么人们爱看殉情 (1人喜欢)
- 《伊丽莎白·泰勒的最后一任丈夫讲述了他们的婚姻》 (5人喜欢)
- 《为什么女人无法抗拒理查德伯顿》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