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生活
(一晃已经到了八月,这篇四月写的文章才见报。心情不完全一样,但是情感却是真实的,回想得起来当初的模样)
都说人间四月天,可以置身花的海洋,看花云花雨,抚摸香风漫漫,也能看山谷间盛开的朦朦胧胧,如烟似雾。但身处高楼林立的城市,没有微风,汽车驶过路面,发动机的声音穿透慵懒的午后。我不想工作,不想读书,不想思考,甚至不想呼吸。 我至今清晰地记得,六年级还没毕业的我,因为成绩比较好,虽然错过了本乡的选拔考试,还是额外获得一个名额到县城参加县二中的初中招生考试。第一次坐上班车离开我生活的山坳,没有要回头看看的想法。班车到达县城边上的美女山,在那个可以俯瞰全城的转弯处,我的震撼、惊喜和雀跃难以言说。我并非没有“见”过高楼,那些高楼就在二哥的书包上,高楼旁边写着“深圳”两个字,小学的我,对“圳”字是陌生的,好在没有读成“川”音。那是1990年,山坳中的我们对改革开放后迅速成长起来的深圳,依然一无所知,不过对印在书包上的高楼印象深刻。后来我顺利考上县二中,慢慢走远,离开山坳。一度,我对干净整洁、车水马龙的城市和规则有序的城市家庭、冲水马桶、淋浴卫生间充满向往,并打算放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分到父亲母亲名下的土地的分割份额,相信离开山坳的我,一生都不会以主人的身份回到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 而今,在这四月的光阴中,坐在办公桌前,面对电脑,听着汽车声,放眼出去都是高楼林立的下午,我却又想着山坳的气息。 我开始希望儿子能打着赤脚在泥土里奔跑,能看着土豆发芽长叶开花,能跟在牛屁股后面大汗淋漓,能和小伙伴们把小河截断在石头中间,然后一群人扑腾在不甚清亮的河水里,能趴在经河流多年冲刷裸露出的大青石上晒一下午的太阳,也能相互追逐躲进草垛。 据说小孩子都希望快快长大,而长大的人会羡慕孩子的天真无邪和快乐满足;农民觉得干净有序的城市生活很好,而城市人则羡慕乡村的宁静和生机勃勃。 或者我们都是一样,对于得不到的东西,和回不到的过去,总是充满更加美好的想象和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