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五台
二〇一九年七月二十一日,周日,阴天,性本宅,但还是决定趁机去一次南五台。

南五台是秦岭终南山中段的一个支脉,南五台景区不大,适合周末一天游玩。
市内公交倒地铁2号线,坐到终点韦曲南站,从地铁口一出来就可到500路或者404路公交站。404路公交车还是那种较破较小的非空调车,人工售票,乘客不多,可以占到一个座位。到终点站星火村(而高德地图显示为五台汽车站),票价3元,现金支付。
本以为坐小破公交并不好受,实则不然。司机是位年轻女性,车开得平缓,没有在市内穿行多久,很快滑上乡间路。两车道宽的水泥路,道旁树笔直高大,风是凉的。经过的村子房子很新,门前留出空地做小花园或者放置农用器械,白色墙壁洁净,宣传画清晰鲜艳。穿过村子就驶上了明显是为旅游开发修建的新公路,在一个岔路口突然出现了一群楼房,看了一会儿农家平房之后,此地的楼房格外显眼。大院门口写着某某养老院,拐弯后另一个大门写着某某医院。
星火村应该也是为旅游新建设的村子,道旁的二层小楼全部以青灰色砖装饰。公交继续开过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这个院子非常大,估计并不适合“顺道看看”。
404终点站正是南五台景区大门,一个窗口售票,排队的人很少,几乎不成队。成人票45元,可微信支付,不用身份证。
大门人工检票。进门后的院子停着几辆小巴车,送游客到登山台阶入口。若是自行步行上山,需要先走上11公里的盘山路。普通人的体质,估计望着伸向山顶的层层阶梯,早就没有游玩的兴致了。
员工并不招呼人,游客自行上车,车满即发,发车前买票,单程每人20元,可微信支付。记得系好安全带。

坐车就能到达海拔不低的地方了,山的轮廓显现出来。夏季山上是统一的绿色。
小巴车停至所谓的大车停车场,另有一条路通向小车停车场,实际两处相连。大车场地势较低。停车场一角向山中伸去一段阶梯,旁立“登山由此向上”的牌子,游览就此正式开始了。

长长的楼梯中途有一供临时休息的平台,此处也算是第一个小景点——火龙洞,没在意这个名字由何而来,此时精力尚足,简单撇过一眼,继续向前。
阶梯上段又是一段盘山路,正是通向上方的“小车场”,路边这个有高高墙壁,写着巨大佛字的建筑并没有什么入口。转弯之后穿过这里的停车场,继续开始爬楼梯。

遇到的第一个建筑并不能称为庙,红色大门紧闭。继续向上爬可以从高处望进院子,那里似乎拆除了什么建筑,只留简单几间房。

继续向上,又遇紧闭的大门,这次这个院子完全废弃,但是旁边的小路有个非正式路牌写着“三圣宫”,虽然是个正规的小景区,但一个人出来玩还是不要走这种未开发路线,我也不觉得自己能有神仙庇佑,不走为妙。


继续上行不远,就到了黑虎殿,这是一路上最先能遇见的终于能进去一观,有正式供奉佛祖的地方。内院很小,大殿里供奉的都有什么并没有注意,门口坐着一位白发的老年女性,她大概见多了这种观花的游客,并没有说什么。大殿旁边的二层小楼下是一个小小的财神庙,另一位年轻的女性微笑着对我轻声道阿弥陀佛,又局促地告诉我可以进庙烧香。我对佛教一窍不通,更是没有拜财神发大财的愿望,同样局促的笑笑就出来了,同时觉得日常能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黑虎殿门口小坐,短暂休息后继续上行,经过一颗巨大的香椿树,到了另一个修整点,这是一个修整未完的平台。有一个小木屋可以购买零食,自然是物少价贵。

爬上平台旁边的一段楼梯,就到了另一个寺庙,此处的寺庙名为紫竹林,算是该景区内最为正式的一个寺庙。门口布告告知十方信象不可挂单,院内一条标语写着义诊的信息,院中有切好的免费西瓜供游客自行拿取,小小的香摊前守着景区的工作人员。院后的厕所门口以“善女子、善男子”标明性别,进门后让我回忆起了被旱厕支配的恐惧。在黑虎殿时觉得生活在这里也不错的话不算数了。



出了紫竹林寺庙,右行可遇一在建中的建筑,继续爬山,一路都是铺着石板的小道,下面就是安静前行的时候了。

路中又遇一大门紧闭的小庙,大门上书“四天门”,并不知道是否有出家人在此地修行,还是不打扰罢。

闷头爬山,开始气喘吁吁了,远远就听到观音台的庙内播放的音乐了,放慢脚步踱上观音台。此处地势很高,可见远远山峦起伏。观音台上的寺庙名为圆光寺,大门旁书“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处游客较多,可以吃饭住宿,刚好此时下起阵雨来,那就要一碗漏鱼坐看云起吧。


雨稍小后继续赶路,原路返回一段距离,走上另外一条路。中途斜刺出一节楼梯,爬上后即可看见五台第二台——文殊台。可惜不知适合缘故,这里似乎是长期关闭的。回头可望见不远处的清凉台和灵应台。

清凉台无趣了些,并无寺庙,只有一个新修的小亭。凭栏远眺可见另外两台圆光寺和文殊院的庙宇。天地广阔,白云擦过山头,层峦如水墨。我很喜欢这样的景色。


经过一石碑,上刻何字已不清晰,红色颜料书“灵应台去路”,那就路去灵应台吧。
通往灵应台的路是新修的,较为好走。灵应台应是南五台中最为险峻的一台,站在灵应殿门外,即可北望关中平原。


为了方便观景,灵应殿修了多层,游客可登至最高一层,那里算是南五台的最高处,四面皆可观景。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翠华山。第五台舍身台尚未对游客开放,望着周围山峰,并不知在何处。




下山时较为辛苦,此时双腿酸软,同时已经体验过灵应台之高险,望着向下延伸的阶梯,真怕一个俯冲发生不测。余下的下山路穿行于林间,部分算是原路返回。挪着双腿一步步向下,慢慢走出发的大停车场,稍等片刻就等到了回程的小巴车,人满即走。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到景区游玩,天气凉爽,感觉并不坏, 当然要除了我瓜瓜地穿了泡沫底的鞋上山摔了一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