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四大“基石”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第一大基石)
1. 开朗的性格,明确的目标,在单位和公共场所,都要保持愉悦的心情,生活上要有意义,有目标。这样会使人情绪高昂,执着追求。减少压力,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人在压力很大的时候和消极情绪产生的时候,应该学会转移,比如欣赏音乐、锻炼身体、外出游玩、自找事做。把变化看成是学习的机会,学会应付变化的外界环境。遇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热情和积极总是与成功相伴。

2. 精力充沛能使人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平衡膳食:(第二大基石)
要从合理搭配做起,也就是说吃多样化食物:
1. 第一类为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维生素。
2. 第二类为动物性:肉禽蛋奶鱼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
3. 第三类为坚果类:大豆、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

4.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胡萝卜素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
5. 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植物油、淀粉、食用糖,主要提供能量和必须脂肪酸。
一般人群的膳食指南:
1、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每天食盐量在6克 以内,食油每天每人25克。
6、食不多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量。
8、每天足量饮水,每天不少于1200毫升。
9、饮酒适量,最好是戒酒戒烟。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适量运动(第三大基石)
现代人一出门就坐车,上楼有电梯,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心脑血管病越来越多。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好的办法是适当运动,要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个人爱好选择一些适合自己中、低强度运动,包括打太极拳,做医疗体操,骑车,游泳,打乒乓球等。

老年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每天至少半个小时是最适宜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以稍微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为佳。每周3-5次。在运动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做鼓劲憋气,快速旋转,剧烈用力和深度低头动作。需要注意的是在锻炼过程中如有身体不适,无力,气短时及时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
清晨起床后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粘度增高,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时间。且春天早晨气温较低,血管遇冷易收缩.变窄.易患中风,所以在选择时间上以早上八九点中太阳出来后或下午四时左右为宜。运动做到三个字:三、五、七。即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钟以内,每星期最少五次。
充足睡眠(第四大基石)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习惯对恢复体力、增强智慧、保证健康十分重要。睡眠还是提高身体免疫机能的一个重要过程。要遵照生物钟的运行规律,不要随意打乱它。如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都应有固定的习惯,不要随意打乱。

一般来说,睡眠最理想的时间是晚上九点至凌晨两点。对老年人来说,睡眠时间应比中、壮年多一些。同时每天睡0.5-1小时午觉也很必要。70岁以上每天睡足8-9小时,90岁以上最好10-11小时。
要改变睡觉的种种不良习惯:
1、亮着灯睡觉,人睡觉时虽然闭眼睛,但灯光仍被人体所感知。
2、睡前避免激烈运动。
3、睡前不要饮用浓茶,酒精浓度高的饮料。
4、睡前不要看惊险侦探之类书籍、电视、电影。
同时要注意睡的姿势与方向,睡眠最好取双腿弯曲右侧位,方向最好使人体保持和地球的磁力线平行,也就是南北向。睡前热水洗脚。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健康方面的知识,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