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蚝
炎炎夏日,蚝客们的季节还很遥远,为了让期盼的日子过得快些,随手写一点关于这种神奇美味的小心得。
先提供一个FAQ ================= 1. 生蚝就是海蛎子吗?可以说是,牡蛎(我国北方俗称海蛎子)是一个总类,其中个头大、养殖难、产量低、价格高的,俗称蚝。
2. 生蚝怎么吃?这个问题其实不成立,在蚝客的字典里,顾名思义,生蚝当然只有一种吃法:生吃。可以配柠檬汁、红醋汁、辣醋汁,甚至配番茄酱也可以。但如果你是资深蚝客,则什么都不应该配,即开即食,原汁原味才是王道。
3. 生蚝的腥味大吗?取决于海水的洁净度以及生蚝的新鲜度。如果出产的海域没有污染,养分含量不高,而蚝又新鲜,那么生蚝应该完全不带任何腥味。
4. 怎么辨别是养殖蚝还是野生蚝?非常简单,野生的都是歪瓜裂枣,形态、肥瘦都千奇百怪,但凡端上来个头和形体看上去差不多的,通常都是近海甚至深海养殖农场出来的。
5. 真的有“蚝季”一说吗?传统上认为有。5678月是生蚝的繁殖季节,即便是养殖的蚝,这几个月蚝肉也偏瘦。欧洲人有个说法是不带字母R的月份才能吃蚝。什么,你说你只吃雄蚝不行吗?对不起,你架不住这玩意儿是雌雄同体(ps. 真的吃到过蚝肉里带着米粒般大小的蚝宝宝,呃呃呃呃,罪过罪过)。
6. 生蚝与生蚝区别大吗?港真,个人感觉绝大部分石蚝(又称岩蚝)的口感区别并不大,铜蚝例外。以法国贝隆铜蚝为代表,生长在入海口河床上的铜蚝因其浓郁的金属味而得名(欣赏不来,吃过一次就再没兴趣了,不知道它凭什么在蚝界排名第一)。
7. 买蚝有什么注意事项吗?唯一要注意的是收货之前检查有没有张嘴的蚝,张嘴的都是死掉的或者奄奄一息的蚝,可以退货(退款)。 =================
同样都是石蚝,细微的区别还是有一点的,接下来说说吃过的一些石蚝吧。
先说最常见的,法国吉拉多石蚝。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淘宝上经常能买到每周空运入境的吉拉多。不便宜,大概30出头一只。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不推荐有成年男子巴掌大的N0或N1这两个size,个头太大,肉质偏老,而且吃不了几只就饱了,建议买2号或以下的。总的来说口感均衡,入口先是咸味,矿物味若有若无、时有时无,然后是青草/海草味,咀嚼之后有回甘。
悉尼石蚝,个头也很大,比吉拉多便宜,二十七八能买到,有一丝淡淡的黄瓜味。
澳洲同样闻名的还有塔斯马尼亚蚝,个头比较小,略咸,别的……不记得了。
熊本蚝。据说原产地是九州熊本,不知道熊本熊爱不爱吃。现在全球都在养殖这种蚝。个头小,但是很饱满,圆鼓隆冬胖乎乎,非常肥美,真的能吃出那种传说中creamy的感觉。
高威蚝。对,就是Ed Sheeran那首Galway Girl里唱到的地方,爱尔兰西北部的海边小镇,以高威蚝以及附近的Cliff of Moher闻名。高威蚝的个头也不大,可能因为该区域常年水温偏低,所以高威蚝偏咸,海草味浓郁。
非洲则以纳米比亚蚝著称,但产地已远不止于纳米比亚,整个非洲到处都能吃到养殖的纳米比亚蚝,上次甚至听说福建沿海养殖的也是这个品种。个头和熊本蚝差不多,但没那么胖。在非洲还吃到过一种被称为“Cocktail Oysters”的野生蚝,所谓鸡尾酒,其实就是一对连体婴儿,长的有点畸形,通常一大一小,但都没多大。口感……也就那样吧,毕竟是野生的,口味靠碰运气。

吃蚝这件事,更多还是和旅行捆绑在一起的,空运的蚝,总觉得差那么点儿意思。在原产地吃到才是正真的新鲜,最好再配上当地人推荐的酒。
对了,酒!吃蚝怎么能不配酒呢?既然属于海鲜范畴,还是以配白葡萄酒为主,高酸度的长相思或者雷司令固然绝佳,中庸一点的霞多丽也完全可以,如果受不了干白的酸,半干型的意大利莫斯卡托小甜水也是极好的。至于有人喜欢配诸如伏特加甚至龙舌兰这样的烈酒,个人觉得就有点过分了,会破坏品蚝所需要的味觉。
最后,当我们谈吃蚝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答案很简单,在葡萄酒的世界里,法国人喜欢用Terrior一词,中文翻译为“风土”。在蚝界也是一样,蚝客们会告诉你:吃蚝,吃到嘴里的不是蚝,而是当地的海、当地的风、当地的日月与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