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婚姻关系对子女的影响
查看话题 >原生家庭好的孩子长大是什么样子? | 和100个陌生人吃饭
「和100个陌生人吃饭」第13期
文:闫晓雨
第一次听到“胡震”的名字,我以为是个男生。
微信上确认过后才发现没错。
是个东北的姑娘。
5月份的时候我们吃了第一顿饭,在十里堡的“南街北巷家里饭”,一家地道的北方菜。(拖了2个月的稿子,上周我们又一起吃了麻小的宵夜😢)

天气还没入暑伏,傍晚时分从朝阳北路溜达过去说不出的惬意,穿过一个地道,电话响起,我看了下来电显示是老妈,默默把手机扔回了帆布包。
几分钟后又摸出手机,补发了一条短讯说,“在忙,一切都很好。勿念。”
那段时间我状态不好,经不起繁复的询问与关心,稍不注意整个人就炸毛。为了不影响身边人心情索性暂时放弃了交流。
没办法啊。因为做不到报喜不报忧,从小没有和家人建立起一种良性沟通的相处模式,许多难以启齿的负面情绪宁可憋着自我消化,都不愿向亲近的人吐露交付——或许,这也是一种懂事吧,但我们并不会因为这种识时务而感到快乐,反而在微笑的怅然中,多了些失望。
某种程度上,原生家庭糟糕的孩子在现实中总是显得更妥帖周到一点。
她们有时候看起来很佛系,很随和,不过是对爱没有把握,因为不曾经历过「无论你做什么选择,我都站在你这一侧」的笃定情感,没有被真正意义上理解过,所以连锋利的棱角,都只冲着自己。

我们往往在假象中错过真相。
以为那些看起来内向闭塞的人才看起来像是需要陪伴的人,殊不知,或许人家早已在内心达成与自我的和解。
相反。
极致冷漠的人是因为害羞,极致热情的人是因为孤独。
只有综合起来大大方方不那么紧绷的才正常。
第一次见到胡震的时候,她的活泼、真挚,那种毫无遮掩的自然的孩童心性,某种程度上让我羡慕极了。
不同于其他来找我分享故事的陌生人,胡震真的是一个很单纯的人,没有经历过什么复杂崎岖的成长轨迹,就是很流畅,不是说平淡无奇,而是底色明亮。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我对胡震的感觉,就是:“她长了一张没受过伤的脸”。
在爸妈眼里,我永远是“第二位”
胡震出生在呼伦贝尔,性子里带着内蒙与东北的爽快。
现在北京一家公司里做财务的工作。毕竟不是互联网公司那种996的高压环境,所以胡震看起来还是相对轻松一些。整个人的状态。
我们点了姥姥家红烧鱼、酸辣藕丁、北方产的长着厚厚荚片的炒豆角,一边吃,一边随意聊起来。

聊到在老家的日子,胡震会放下筷子,东北口音扬着尾巴就跑出来:“我们那时候老嗨了。上学的时候就是玩,玩得很疯,但是真开心。老嗨了。”
我忍不住笑出声,“你父母平时对你没有很约束吗”。
“管的很严,在我上大学以前。”
“不过我家属于那种很开明的家庭,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玩的时候好好玩。他们并不会制约我,不会干涉我的交友也不会侵犯我的私人空间,从来不翻我的日记,不给我乱收拾屋子,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的世界是独立做主的。”
温尼科特提出过一个概念叫“足够好的母亲”,是指会提供足够但不会太多的抱持,既不忽略,也不会过渡的干涉的家长。他们未必完美,但会更加擅于和孩子保持心理节奏的一致性。
胡震的父母都是公务员,但并非那种传统的刻板严肃的长辈,而是喜欢和胡震一起追求新事物的父母。
“哎~你知道吗?在我家我的地位可是最低的。”
最重要的是,胡震的父母关系很好,人到中年,恩爱依旧。
「在他们心里,彼此永远是第一位的,我是第二位的」,聊到父母的婚姻状态,胡震用了这样一句话形容。
但她不会因此感觉自己“不被爱”,相反,父母日常相濡以沫的琐碎的生活片段,令她感到温暖,那种从孩童时代到成年以后都被包裹的满满的幸福感,不需任何解释,她都知道自己是因为父母相爱而来到这个世界的。
人类最初对自我的认同感,便来自于存在本身。
“聊起他们的恋爱故事,老甜了!我简直要变成一颗行走的柠檬精。”胡震带着玩笑语气的吐槽却略感温馨。
胡震的爸爸妈妈相识在大学,当年的内蒙古农业大学还没有正式更名,他们分属不同班级,妈妈年轻时候长得很漂亮,走到学校里,会吸引不少浑小子回头看的那种。
开始,胡震妈妈对来到身边的某个人,毫无察觉。
学校里总组织大家一起看电影,胡震妈妈渐渐发现,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座位每次都和一个男生挨着——这个男生是隔壁班班长,也就是今天的胡震爸爸。恋爱之后,男生才告诉她,原来为了靠近她每次自己都利用班长的特权,偷偷和其他同学换了座位。
谁曾想过,这一换,竟然偷走对方的一生。

从恋爱到结婚,胡震的爸爸妈妈也不算一帆风顺。
当年第一次把女朋友带回家时,胡震的奶奶,并不同意。她不是那么满意这个儿媳妇。当时胡震妈妈心都凉了,因为她知道,自己身边这个男生最是孝顺最是听母亲的话……
但出乎意料的是,胡震爸爸居然有生以来第一次“忤逆”了自己的母亲。
拉着女朋友的手,坚定的说:“妈,我认定了她是我这辈子的妻子,就是她,也只能是她。时间会证明她的好。不论任何人反对,我都只会娶这一个女人。”

若干年后,胡震坐在我面前讲这段的时候,我们比当事人感觉还激动。
“晓雨,我真的很佩服我爸,从他身上我认清楚一件事,孝顺不等于妈宝。我们在对待父母时要尽善尽忠,但在许多关键性问题上,我们也不能丢掉自我。这点我爸真的做得特别好。”
我们的文化环境里一直是大家庭式捆绑,“学会互相赋予空间与选择”,是中国许多家庭都要面对的一个情感课题。
我听到过的一个词叫“汤不冷的距离”,这句话源自英国五十年前流传下来的比喻,意思是,能够让双亲和子女保持紧密的关系,并且能够随时提供帮助。
我们与父母之间保持的最佳距离是一锅温热米汤的距离。
太近了,烫嘴,
太远了,变味。
亲密的母子关系除了皆大欢喜,还要彼此勇敢做自己。
从父母的故事里,我看到了爱情的模样
“我爸后来给我讲他为什么那么坚持,就是因为他认定了,此时唯一的最爱的女人,就是我妈了。如果错过,便再也遇不到了。”
那种笃定和义无反顾,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吧。
胡震说,她从父母的爱情故事里,真切的体会到自由恋爱与包办婚姻的区别。
如果是你自己选择的伴侣,万人阻挡,你也不会投降;如果是别人安排给你的姻缘,稍有不慎,就特容易劝自己放手。
所以今天的年轻人并非反对相亲,而是厌恶一切流于表面的肤浅情感。
这么多年过去了,胡震的爸爸妈妈终于告别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步入中年,但对彼此的爱丝毫都没有因岁月流失而消减半分。
“我妈不会做饭,我爸就做了几十年的饭。”
“每年情人节和纪念日,我爸都会送我妈礼物。偶尔,也送我。”
“我妈每次出门都大大咧咧不记路,有时候也不带手机,完完全全被我爸宠成了一个路痴……”
有时候会羡慕我妈,遇到这样一个好的男人。

“不过我清楚的啦,他们结婚的时候也很困难。”
因为胡震爸爸那边不同意,干脆连什么彩礼啥的都没有给,房子也没买,完全是靠两个年轻人这些年来白手起家的。
胡震妈妈原本和胡震爸爸不在一个城市(虽然离得很近),为了他,去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开始在中学当老师,后来自己又考入了当地的税务局,一路凭着自己的能力,坐到主任级别。爸爸是注册建筑师,在当地另外一个事业单位上班。日子过得和美。
家庭治疗大师米纽秦说:理想的家庭不是不产生问题的家庭,而是产生了问题能够积极解决问题的家庭。
结婚这么多年,胡震妈妈其实也吃了不少苦。
为了征求得两个家庭的祝福与疼爱,胡震妈妈对婆婆始终很尽心,什么头疼脑热第一个陪在她身边的,就是胡震妈妈……人心都是肉长的,现在她们的关系缓和了很多。
但生活毕竟不是小说。
胡震妈妈也对女儿坦言自己对婆婆的感觉:“我会用尽全部的力量对她好,但我不会爱她。”

胡震奶奶倒是对胡震很好,尽管对这个儿媳不满意,却没有牵连到下一代。
胡震从小是在一大家子人的宠爱之下长大的,在来北京之前,两家亲戚还特意聚到一起包了顿饺子给胡震践行。

上一辈人与上上一辈人的隔阂与磨合,并未影响到胡震。
大多数时候胡震还是活在自己一家三口幸福的小世界里的。
长大以后,胡震再回头与妈妈、奶奶分别聊的时候,她才懂得,其实有时候不是感情问题,而是沟通方式的问题,一家人互相折磨,来来去去的,不过是因为“希望你以我的方式去做更好”。
和初恋分手以后,爸爸送了我一对金耳钉
上大学以后,胡震遇到一个特别喜欢的男孩子。
和所有的初恋故事一样,从饱满甜美到干瘪后的枯朽与心碎,是每个少男少女都会途径的“成人礼。”
失恋以后的胡震并未哭天抢地,觉得日子过不下去,只是偶尔会失落,会走到某个路口觉得胸口发闷。
那个暑假,胡震从学校回到老家,变得不太爱出去玩。
有一天吃饭的时候,胡震在和好朋友聊天,手机放在桌上,没有锁屏,朋友问她:“你失恋到现在好点了吗?”,刚好被盛饭的爸爸看到。
当天吃饭的时候爸爸没说什么,只是额外给她夹了几块肉。
没几天以后胡震醒来突然发现枕头边多了一对金耳钉。是传统的花朵雕刻形状,那几年,正流行。许多同龄女孩人手一对。
旁边是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没关系,爸爸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男人。”
给予生存之外,更多的情感能量。
那个暑假胡震从来没感觉自己受到那么高的待遇。因为胡震妈妈是那种从来没有在感情里受过伤的女人,所以她不能想象自己的女儿正在经历些什么,只好每天傍晚拉着胡震出去散心。
看到胡震心情低落的时候,会说:“哎呀妈呀,妈也不知道咋安慰你,毕竟我,初恋,就直接结婚了……”
胡震一记白眼要翻到天上。
这是安慰一个失恋人说的话?这不是变相秀恩爱么。
胡震和我在饭馆里笑得花枝乱颤。真的太可爱了。这对爸爸妈妈真的太可爱了。所以养出来的女儿也如此可爱。

原生家庭给一个人造成的影响差别,真的太大了。
上周和胡震在双井那边吃宵夜,刚好聊到前段时间自己的一段小小经历,有男生来和我表白,他是这样说的:“晓雨,我喜欢你,此时此刻我很清楚自己喜欢你,但我不相信喜欢这件事儿本身。我不会结婚,对家庭没有任何期待,也没自信和任何一个人维系持久的亲密关系。但我还是想告诉你,我喜欢你。”
我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对方就补充道:“好了,我说完了,你从此就当没听过这些话吧……”
然后转身就走。
留下原地错愕的我。那天晚上,我回家想了好久,和爱情没关系的话题,是关于原生家庭,以及「父母婚姻关系对于子女的影响」。
在胡震身上我感受到的是明亮、释放、对于感情发自内心的信念感。
因为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好的相处模式是什么样的,所以更加容易分辨,什么叫真心,什么叫责任,什么样的人更适合自己。
而对于我和这个男生来说。
我们都是在原生家庭里没有获得足够爱与关注的孩子,所以导致长大以后敏感、自卑、矛盾性极强,一面渴望有人经过窗前驻足,一面又不由自主从里面反锁。
无法给别人爱,是因为没得到过足够的爱。
原生家庭这个话题太大了,我今天只能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
有些原生家庭问题是时代遗留问题,比如留守儿童;有些原生家庭问题是夫妻情感问题,比如单亲、婚内分居或者感情破裂;有些原生家庭问题比较复杂,或许是一个家暴的父亲和一个不擅长沟通的母亲,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需要面对的课题太多了,幸运的人,抽到的卷子比较简单,不幸的人,做完正常的题后面还有两道加试的高难度的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我们18岁,也就是基本完成角色确认开始进入建立亲密关系的阶段以后——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就是一个逐渐解绑的过程了。

在面对一些不太严重、无伤大雅的问题时,每个成年人都应该训练出适合自我的疗愈能力,而不能再一味把生活的诸多不如意甩给自己的原生家庭。
当然,能够风轻云淡释怀的前提是,18岁以前你所经历的不是毁灭式伤害。
比如严重的肢体暴力、情感忽视以及一些伦理道德问题。
很多经历过家庭破裂的人说,孩子大了会理解的。我相信,在我们充分体会过人性的矛盾与灰色地带之后,会心生怜悯,会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别人口中的身不由己。那是你的慈悲,你的完善。你可以选择用善良的方式拥抱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但你不能,不能完全抹去平行时空里那个小孩存在过的痕迹。
通常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并不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只是在面对更深层次与人建立亲密关系这件事上,变得格外棘手。
可以说原生家庭糟糕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一个人而言,始终不够完整。
没有认真而全力的爱过,也被爱——就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
年少时积郁在心中的缺失与遗憾,可能要等到长大之后,我们终于有机会做“自己的父母”,通过种种方式将自己彻底撕开,剖析,释放出其中的压抑性之后,再把记忆里那个湿漉漉的小孩带回来,回家的路程就会明亮一点。
人生经验的多寡也会影响我们和解的力度。
有人见过了外面的世界,会比较容易借着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以更开阔的视野,宽宥原生家庭里那些不足与缺陷。
我们看待父母的角度会从仰视逐渐转成平视,就像平视另外一个脆弱的成人,或许你会想,“换成自己也不一定能做好呢?”
文章的最后我想说,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家庭,不可否认原生家庭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都隐藏了许多东西,有些是雷,有些是彩蛋。
对于原生家庭,应该保持一种理性态度:既不过分夸张创伤,也不能忽视已有的伤害。 我特别喜欢黄执中在《奇葩说》上说过的一句话,美好的事物不是没有裂痕,而是满是裂痕,却没有崩开。
先自爱而后爱人。
如何才能从原生家庭的创伤中走出来?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想要真正完全走出来所花费的时间,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并不是夸张的事。许多人到死都未能与之和解。
我自己仍在这条路上不断挣扎。
End
体验者:胡震
职业:财务
活动报名方式
这是「和100个陌生人吃饭」系列的13期内容。
如果有想要参与到活动中来的朋友,添加我个人微信“yxy986790053”即可,麻烦请注明来意。因为报名人数太多,所以辛苦大家准备一小段文字介绍下自己,会有一个简单筛选的过程。
等你
来和我一起吃饭:)

闫晓雨Ess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labubu爆火,潮玩市场迎来了黄金时代吗?|和100个陌生人吃饭 (4人喜欢)
- 我们不能更年轻了,那又怎样。 (11人喜欢)
- 没有工作的这一年 (2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测测你的精神住宅区1899篇内容 · 4.3万次浏览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41.6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480.3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4021篇内容 · 718.4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021.5万次浏览
- 我的生命和夏天是同一种质地154篇内容 · 7.4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15篇内容 · 2581次浏览
- 独居中年女性最难面对的困境1.0万+篇内容 · 46.6万次浏览
原文还是应该多学点原生家庭出生的人更多一些具体事例来做参考。以便我们更好地学习
可是真的想问,原生家庭不幸福、父母不想爱的人,就注定好不了了吗?我也想可爱、我也想要幸福啊!
是有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毕竟幸福的家庭没几个😂 人长大了更应该注重追求自己的幸福,并且会学着尽力避免原生家庭的各种不幸。 只有自己经历多了,才会明白幸福的真谛
好几段文字都看得泪目。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要完全摆脱掉原生家庭对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负面影响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Hhhh这不就是我吗,我一个大学生上次被辅导员指着鼻子说太单纯了。。。。
电视剧叫啥
感觉人这辈子前二十年是前路,那之后都是归途。无论父母好或是不好,你都最终会回归到他们的样子,以令你自己都匪夷所思的方式。无论原生家庭好与不好,自我协调都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只是当原生家庭这个词汇出现时,归因开始变得比较容易。我接触的人毕竟有限,包括我自己虽然个人成长不平顺,但父母始终是包容支持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好但问题也并不小。我不知道这世界上有没有完美的关系,但他们以及我和自己的伴侣肯定不是,然而这也并不影响我们都在不断学习如何自恰以及好好相处。
其实我觉得影响挺大,但是最大的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怎么引导的
拼命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小太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阴暗面。然而几乎每周都会情绪消极到崩溃,然后拼了命的去卸负荷。没见过什么是好的感情,所以也不知道自己能怎么样对待身边的人,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就浑浑噩噩吧,大家觉得好,那就好了
父母是圣人级别的人,一切要以别人的愉悦为目的,而忽略自己。我一直想逃出这种禁锢,想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但是最后还是妥协,不自觉地取悦别人。有时自己就黯然神伤
哇,好想参加你这个和陌生人吃饭的活动啊,可惜不在北京。感觉跟陌生人聊聊自己的原生家庭应该会很治愈,挺棒的活动,加油!
看到“但你不能,不能完全抹去平行时空里那个小孩存在过的痕迹。”的时候,泣不成声,从小家庭暴力,父母从来不问我到底需要什么,以前我以为所有苦难都是自己造成的,因为自己笨,懒,所以很长的岁月里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内在是什么。讨好所有人,漫长的时间,我终于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是觉得辛酸,现在在学着慢慢治愈自己,只希望有生之年能把这个枷锁拿下来吧
圆桌派也以这个为话题了,原生家庭
好羡慕的
看法决定活法
昨天和妈妈讨论了关于爱的教育。可能我太心急太赤裸了,在她不停地提醒我该谈恋爱和学会接纳别人的好感的过程中,我向她发起了质问,我没有被给予足够的精神财富,没有强大的爱的后盾,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母亲一句:“我和你爸付出那么多,给予你想要的一切,这爱还不够吗?”,我哑口无言。父母确实给了我很多,但从小父母不在身边陪伴带来的情感的缺失真的很难弥补。
不被父母看好的男朋友 我是不是该继续坚持下去?我不知道 很迷茫 我不是个内心强大的人
选择结婚对象真的好重要哦!我以前也是充满了自卑心,现在这个老公,虽然缺点一堆,但是我们臭味相投啊,我们在一起十年了,但是每次见面时还是会有笑容,也不太会吵架。整个人都从容自信了很多。
来了北京之后,经历了亲密关系,才发现之前从来没有过的自己,那个敏感的,怯懦的,一点安全感也没有的自己,都说安全感是自己的给自己,但是如果自己给不了自己安全感呢?记得庞莹奇葩说说的一段话“她说因为遇见你她小时候得到的爱是有条件的,所以长大后才会在一段感情没有安全感 才会在意一些很细小的东西”那我呢?因为得到过,失去过,得而复失过,如此反复,所以导致不敢相信任何一段感情,因为害怕失望,所以常常会紧闭心门,也不敢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所以从来不会心安理得的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好,因为害怕,也是因为害怕,也会加倍的对别人好,然后,逐渐失去自我,然后……所以亲密关系中,更多的是自己和自己相处,发现自己的问题,解决它,解决不了,就与它和解,如若暂时和解不了,就先拥抱它,重整旗鼓,打败那个不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是,这个过程可能会漫长,很漫长,很漫长。
「内容不可见」
个人观点:物质基础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好想跟你一起吃饭哈哈哈哈哈哈
真的棒~喜欢这一期,疗愈!
在那个年代 从同龄人录取率来算 内蒙古农业大学相当于今天的985了
突然有点想认识胡震
总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是这个世界原本的规则大家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小的时候,记忆里充斥的永远都是父母的互相伤害,而我有时也是负面情绪下的牺牲品,有些事情不是我们不想做,是我们真的做不到,成长累积的伤痕不是不痛了,是结痂了,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风平浪静,可是私下里我总是在问自己,为什么想法这么多,为什么不能像别人一样去敞开心扉。我真的很羡慕那些在温暖与爱的家庭中成长出来的孩子。
我觉得写的稍微还是有点不成熟吧
奶奶为什么不同意妈妈呀?还是无论哪个女人她都会这样?
看完。我不知我的家庭是好是不好了 有点错愕
写了很多文字想回复这个帖子,又删了,算了。。。。当个看客
哎 我爸从来都没关心过我 羡慕了
写的真好,其实是很有正能量的
后面对原生家庭的议论,简直不能太赞同👍
「内容不可见」
我也一直在与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做着抗争,希望自己热情且自信,说不清楚我的父母对我童年造成多大伤害,只能一句话概括,就是成年之后看到描述父母辈的美好爱情,都觉得不真实甚至心生厌恶。
我原生家庭也很好,可是我感情并不好。
这就是街舞里面,叶音就是原生家庭好的孩子,阿K就是原生家庭难的孩子。一个放松,享受,宽和。一个紧张,目标性强,步步为营。整个第二季这种感觉都很强烈。到最后一集的时候印证了自己的感觉。
生理上在大脑的发育是有不同的。所以导致一些经历过的人在对同样事情的感官上就是不同,哪怕事后ta能安慰自己,
看得我想哭
幸福与不幸福是相对的吧……家家都有各自的问题,觉得还是相对正常的原生家庭居多吧,要看到好的一面,成年后的距离也会让我们以另一种眼光来看待
害羞和孤独说的太准了。
看到胡震一个没有受过伤的脸,我都还以为只是跟我一个朋友很像,可是下一句就给我暴击“来自呼伦贝尔”,我柠檬了,我也来自呼伦贝尔,十年前的心愿就是找个脾气好的男朋友,因为从小父母吵架打架冷战,在我面前贬低对方。我害羞自卑,无法在多人面前讲话,不会夸人更不敢表达爱。实名羡慕这位正能量的内蒙姑娘
你总是可以恰当地说出我此刻的状态
也有经历过不幸,反而更珍惜拥有的感情的人。希望你我都是幸福的人。好好爱自己再好好的爱别人。
写得好好,很有共鸣
前面的故事都很好,后面的总结就觉出局限了,文中总结的‘原生家庭糟糕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一个人而言,始终不够完整。 没有认真而全力的爱过,也被爱——就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 这是给人帖标签,奥巴马就是单亲家庭出身,结果影响了他的优秀了吗?事实上,不少原生家庭不够好的人,最后往往更成功,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什么可以依靠,必须自己更加努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当一扇门在你面前关上的时候,上帝往往悄悄地打开了另一扇窗户,关键在于那个人是不是有智慧发现
底色是明亮的 这句话真好 也真的好贴切 懂的人就是懂了
想参加但又很慌。。
爸爸给失恋女儿那句话看哭我了
你请人吃饭?我也想做类似的系列,采访不同人
不管怎样,都要告诉自己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任何人无权干涉。做好你自己。
不管怎样,都要告诉自己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任何人无权干涉。做好你自己。
不管怎样,都要告诉自己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任何人无权干涉。做好你自己。
写的真好,非常实际
尽管已经花了好多时间,还是没能治愈自己,但我没放弃,加油加油加油!
注定 这辈子都是残缺的
我已经把那个小孩弄丢好久了,我找不到了......怎么办
我爸对我比较随便,就是随他心情夸奖或者打骂,他不高兴就来骂你,到我成年也是这样,我们吵架就是互骂各种难听的话严重甚至打架。。。。但他对我妈很好,我妈对我很好,我性别女。。。养成了从来不会求人帮忙不和人交往的性格😷
影响是有 但是起决定性的还是在于自己
其实,已经不相信亲密关系这回事了。感觉怎样都不对。
有影响,但更多得靠自己
美好的事物不是没有裂痕,而是满是裂痕,却没有崩开。
其实我发现我在感情中 越来越像我讨厌的她 但是我又在克制自己 不要变成她!我也在这条路上自我挣扎
居然是我家附近的餐厅……家庭幸与不幸都是家,若从小被扔进寄宿学校而遭受霸凌……也真的难熬
「内容不可见」
想问中间的是什么剧?
在该有的年纪没有得到的东西,要用一辈子去找寻。是可能一辈子都和解不了的。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感谢我爸妈,虽然在我眼里,他们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和睦,但是没把我带偏!
所以,要来找我聊聊嘛?哈哈哈哈哈
不要动不动就原生家庭的,孔子也是单亲家庭长大的
'因为胡震爸爸那边不同意,干脆连什么彩礼啥的都没有给,房子也没买',---这故事是真的还是你编的? 胡的爸妈什么时候结婚的?中国开始有房产市场是从一九九七年开始,胡震是哪一年生的?
'因为胡震爸爸那边不同意,干脆连什么彩礼啥的都没有给,房子也没买',---这故事是真的还是你编的? 胡的爸妈什么时候结婚的?中国开始有房产市场是从一九九七年开始,胡震是哪一年生的?
其实极致冷漠和极致热情也有可能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刚认识的时候极致冷漠,稍一熟悉就过分热情。
嘿嘿,我就是那类原生家庭糟糕,但是却能自己从阴影中走出的人,姐姐的文章让我对现在的自己有了深切的认知,一个完整的自己真的很快乐,也很能发现快乐。
讲真.不喜欢那种“原生态家庭很美好养出来的孩子”不是因为羡慕.是因为什么都想的美好.导致周围人会很累.需要体谅这样的人的思想.而且会自以为是(当然说的不是全部).周围有这样的人存在.而且还不少.有爱的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其实满大街都是.缺爱的孩子倒还不定占大比例!同时和他们(她们)相处.工作生活.学习都让人很烦.比如.有个女同事.比我小点.自己出门手上东西多.就很自然的递给我们几个女的一起帮人她拿.我直接拒绝了.她表示不理解甚至觉得我夹生.我就反问了句“我又不欠你的”她居然哭了.不好意思.你可以哭.但是我不会因为你哭.或者你需要帮助我就要按照你的思路来.这样的人很不会换位思考更不可能做到什么都靠自己.无喜勿喷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可能我要说的跑题了,现在所谓的“相亲”并不是封建社会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啊,你要说有的地方十八线小城市还有比较封建的我信,北京更不可能如此了。绝大多数介绍就是两个人认识一下,先加个微信聊聊,聊成什么样、要不要见面,之后有没有好感、喜不喜欢、谈不谈恋爱、结不结婚那都是另说,这个过程和自由恋爱没有区别啊,不是说相亲就是没得自己选择得听父母的不是自由恋爱啊,有些父母也未必会多过问,更不可能逼着自己孩子必须和谁交往。楼主你真的相亲过嘛?
有点过分强调了原生家庭的影响,自己如何看待周围的环境,才是我们一生不断学习的方向,而不是总强调那些天生无法改变的,比如父母,家庭……
非常羡慕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棒
感觉我就是你文中说的那种不懂去爱别人的人:)不过我个人的一些感触是,有时候不一定原生家庭造成的,比如对于我来说,很多情感和精神的需求,都是我自己给予我自己的,另一些可以从身边不同的朋友身上得到,对于爱情来说,更多的是一些本能的需求,而非是最懂的追寻。总结一句话就是,我内心戏太多,给自己都演足了,就不太需要另外一个人来搭戏了
我仍在自己这条路上不断挣扎。
想学ps修图,短视频剪辑,AE后期,UI,AI ,CAD,室内设计以及摄影后期嘛?有没有基础都可以学,(不学白不学),还有安装包和资料送,想学私我。
北京可月
出生即是黑暗
我不知道原生家庭好不好,但是我父母一直说你是个大人了,你要自己改变自己不好的地方,也许他们说得对,但是我真的没法改变
没有地方说这段话,在这里应该没有人看见吧,不管我做什么决定他们永远是反对,理解不了我在做的事情,说别去了啊啊啊啊啊啊
请问文中那部让人幸福的剧是什么剧
「内容不可见」
如果是你自己选择的伴侣,万人阻挡,你也不会投降;如果是别人安排给你的姻缘,稍有不慎,就特容易劝自己放手,嗯有被触动到
看流泪了。羡慕她。正处在自我意识与寻找疗愈方法的阶段。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要解决的课题。我也渴望勇敢,自信地去表达爱,但貌似被什么卡住了,就是做不到。不再怨原生家庭了,因为解决不了问题。开始理性地寻找办法和尝试与自己和解。只是暂时还没有太大效果。改变先从自己出发。
原生家庭好对小孩也会好
看到爸爸的纸条 我哭了
谢谢,我从小受爸爸的影响会习惯性指责妈妈,现在反而在不断反思妈妈也很难,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互相帮助,父母有些东西做的不到位,但是不能把我失败的原因全部归结于他们,更应该自己勇敢地去面对生活。我也在和自己和家人和身边的人进行一场漫长的和解。
在我很小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关系并不好,留下了我的一部分。后来,他们成长,我也成长,他们彼此也成了对方的最重要,这时候我也才反而感到此前没能感受到的温和与人和爱。但是总体上,奇妙的人生在这些变化里一点点明朗起来,自己独立起来,很多事情更多就看自己了,就都很好。
感觉文不对题
「内容不可见」
这是一生的事,一生都与我们所想象的修复与完整不同。一点也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而是要做好准备,不断努力。准备看着自己一点点与以前不同,准备好接纳与预期与想象不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