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日本九日
来日本的第一天下了好大的雨。飞机从福州的雷雨中起飞,在东京的瓢泼大雨中降落。

来之前随意买了降落在成田机场的机票,殊不知羽田机场才是离市区最近的,事已至此,只好坐了路途相当遥远的电车去市区。
但一切疲惫和对交通费的心疼,都在我看到窗外的景色后倏然化解。成田机场到市区的路上大部分是乡下,连绵的绿色田野和低矮民居在迷蒙的雨中像画卷一样展开,列车不时在田野中孤独矗立的小小车站停靠,缄默的人们安静上车坐下,铃声响起,车门关闭,车厢就是与外界隔绝的一座孤岛。这趟车让我想起千寻在黄昏时去往钱婆婆家坐的那趟海上列车。

比起热闹的新宿或繁华的银座,我和朋友都更喜欢安静的地方。日本桥的街道宽阔且行人稀少。三井花园酒店隐匿其中。这是我两次来日本最喜欢的一家酒店。暗色调的空间,空气中有江户蔷薇的淡淡香气,房间相比国内来说较小,但极具设计感,细节完美无缺,从一尘不染的落地窗可以望见雨后灰色调的城市景致。最好的一点还是酒店有自带的汤池,泡完汤在楼道里的制冰机拎一桶冰回来喝梅酒是我每天最开心的事。

想了想为什么一而再地想来日本,不单单是因为它的文化底蕴和风景,还因为这个国家的细节太令人动容。大多数电梯的按键都有正常位置的和较低位置的,方便个子不高的小孩子和坐着轮椅的残疾人一样可以轻松按到。公交车停靠时会向开门的方向倾斜,方便坐轮椅的人们上下车。过马路时遇到转弯车辆,一定是车辆主动避让行人,司机会在车里向你点头微微致意。来了几天后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舒心,还有一种莫名的愧意。开始回想自己从前是怎样生活的呢,是否在细节上有多考虑他人的感受呢?也突然意识到,很多时候一个城市里的人戾气过重,一定是因为这个城市不是一个“方便生活”的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一定是存在问题的,生活处处充满困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自然无可避免。


日本人真的好爱奶茶!四年前来日本还一家都找不到,如今真的遍地开花。我更没想到平生第一次喝鹿角巷是在日本……

日本的便当文化也很有意思,每个车站几乎都有卖便当的,便当里的食物还是本地特产的东西。每个份量很小,但花样很多也很好看,包在精致的盒子里让人爱不释手。好希望国内的车站也有这种旅游便当,南京的就放盐水鸭、烫干丝、茴香豆、卤鸭下水……北京的放爆肚、糖葫芦、涮羊肉沾韭菜花……blabla


在地下通道看到了出光美术馆展览唐三彩的广告,去往东京塔的路上还看到了一家南翔馒头店,异国他乡见到本国元素感觉很亲切。

日本交通费用实在太贵,普通公交车坐一次至少要12元RMB,更不用说新干线这样的长途交通工具。一开始想要坐飞机去大阪伊丹再坐电车去京都,但想了想实在麻烦,新干线的确是迅速又便捷的交通工具,就忍痛花了1万日元买了品川—京都的kodama车票。国内的高铁上座率很高,但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上车以后看着空空荡荡的车厢,我真的不敢想象新干线的亏损额……

入住了鸭川附近的京都十字酒店,兴冲冲地到鸭川最出名的那家露天星巴克拜访,结果失望地发现外面没有开放。
夜晚降临后,鸭川的桥上人流开始密集起来。京都比东京的城市氛围活泼很多,人们似乎也更放得开。桥下的人们在河边整齐地坐成一排,听着两位少年伴着吉他歌唱。夜晚的声音可以传到很远,我趴在桥栏上听了很久,六月的日本还没有闷热的气息,凉丝丝的风从远山吹来,我歪着头想国内的人们此刻在干什么呢,目光远眺又突然明白我们每一个人过的都是同一种生活。

这次吃到的好吃的东西,分别是京都十字酒店的自助早餐,忘记名字的一家烧鸟店,以及大阪继续忘记名字的烤牛肉。到现在都忘不了那家酒店的鹰嘴豆泥和一种粘稠的绿色蔬菜汁,吃完感觉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全新的味蕾体验。
日本的大米我一直都赞不绝口,想起以前看到一个日本老爷爷即使去别的国家生活,也要时时回国扛袋日本的大米回去。非常理解,日本的米一粒一粒,香气浓郁,搭配生鸡蛋,我可以干吃一大碗哦。




还有在大阪吃到的那家烤牛肉,先炸后烤,奇特的吃法,但非常好吃,沾山药泥一点都不腻。


日本的零食品种太丰富了,并且敢想敢做!这一点我真的很羡慕,吃到了冰爽的果汁冰沙球(白桃口味最好吃!)还有薄荷巧克力碎冰激淋,抹茶雪糕,以及uha何种奇奇怪怪口味的味觉糖。太妙了!真的慢慢幸福感!

在大阪关西机场准备离境时发现京都辻利本店里有卖抹茶咖喱饭和抹茶荞麦面的……日本真的在黑暗料理上颇有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