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为你的孩子选玩具
儿时关于父母指令的记忆早已消失殆尽,只是一些后续影响贯穿了我的一生,甚至决定命运。
高考后填志愿,热爱语文和英语的我,一心想填“对外汉语”专业。但由于当时我的分数只能读一个很崴的大学,爸爸和舅舅都不同意,理由是排名如此后的大学怎能供得起如此高大上的专业,肯定很差!毕业之后肯定没出路!
当时立场也不坚定的我遵从了,于是我选了翻译专业。此专业还是和中文英语有渊源,所以大学四年下来不至于很差。总是随意翻翻,还能得几个奖,于是滋生了我懒惰的细菌,而缺乏大量练习的后果就是catti三级实务差3分就过了。
不过,谁又知道,如果当初我遵从自个儿内心,选择了“对外汉语”,现在的我又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呢?我又会在哪里干着什么事儿呢?
谜。
让我突然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其实是昨天晚上完课,两个家长牵着手里撰着EF Money的孩子来找我换东西。因为确实上节课答应过Alex下节课带钱来就换东西,尽管我已忘记,但由妈妈提醒后,我还是止住了一颗想赶紧换衣服回家的心,打开行政库房的钥匙,把一箱礼品拿出库房。信条一: 和孩子的约定一定不能违背。
物件太沉,我让在门口等候的两对母子进Sydney教室来挑选。Alex一看到这些破烂纸盒都傻眼了,他一定心想“怎么和玻璃橱窗的礼品差别这么大呢。” 看来玻璃橱窗的外包作用还是很强大的!
后来Alex妈妈随着孩子的性子,让他选择了sticker。站在一旁的Spencer没有带EF Money,但看到了一箱物品,也动了心。但是他没有钱,于是我说小朋友要下次才能换哦。刚说完这句话,我就闯祸了。小朋友以超级高音刺耳的哭声反击了我,上完课昏昏欲睡的我顿时被他哭醒。
哭不停止,如大雨倾盆,他的泪水快把悉尼教室淹没,我难以呼吸。为了保住大伙儿的性命,Alex妈妈提出先帮Spencer先给EF Money,下次还给Alex老板儿就好了。
谁知Spencer的妈妈早就目色好书中五个人物的胸针,以成人的审美来看,确实好看的,布制,五彩,精致。非常符合女性的审美观。
Spencer妈妈笑吟吟的看着我问: “老师,这个多少钱呀?” 由于那是新款,我确不知道价格,于是告诉她实情,而且我掐指一算,肯定是另一个孩子帮付不起的。
这位妈妈不依不饶,同样的问法又问了一遍。我也不饶不依,同样的答法又答了一遍。
后来小朋友的眼神停在了一个Fleet的钥匙扣上,指名点姓的便是“就是要这个!”
妈妈不满的摇摇头,说到“这有什么好的呀?你看这一套胸针,又好看,还有五个!”
Spencer有些动摇,可眼神还是紧紧地盯着Fleet,见状妈妈趁热打铁,但孩子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只是任死死地盯着Fleet钥匙扣。
在身旁的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也或许是我想快点结束这僵局,早点下班。我一手拿出了Fleet钥匙扣,假笑着和妈妈说,小朋友喜欢最重要,小朋友开心最重要!
小朋友,即使小,也有他们自己的思想。小思想,即使小,也是他们自己的思想。
儿时帮孩子选玩具的父母日后或许也会成为要求孩子选某个专业的父母,悲哉!
如果说大学是小社会,那我正是步入社会,才意识到独立意识是何其重要。在此感谢大学,感谢应试教育终于结束了。大概一方面也是爸妈老了,管不动我了;另一方面我也长大了,翅膀硬了,独立意识的羽翼日渐丰满。而只有羽翼健全,才能大展双翼,飞向远方,知否,知否?
分享歌曲《On Children》的歌词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Though they with you, they belong to themslves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 for they have thoughts of their own
...
*此篇是我第一篇工作后对教育现象有感而发的一篇文章,希望日后有更多这样的文章。勤于观察,不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