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本古今风华游(京都、名古屋)
6月14日 京都-名古屋 阴
上午向宫内厅预约了9:30参观仙洞御所,也在京都御苑内,天皇退位后所居之地,仙洞本是指仙人居处,本来想在12日和京都御所一起参观,但是当天明治上皇夫妇来京都下榻此处,所以宫内厅来邮件,通知了时间的变更。现今的仙洞御所,是日本筑园名家小堀远州为后水尾天皇所营造,因为侍从以火把驱赶树上的鸣蝉而引起火灾,所以建筑多半焚毁,仅存园林泉池,现今园内的建筑,大多是合并隔壁的大宫御所而来,内里做了现代化的改造,作为皇室在京都的宅邸。大宫御所,原是为后水尾天皇从德川家迎娶的正室东福门院所建。寓所内庭院宽广,树木郁郁葱葱,令人忘却身处闹市。当年京都的公卿贵族家,大多都居住在京都御所周围,而今时过境迁,竟都无迹可寻。

出仙洞御所向南,意外发现了五摄关之一的九条家,在御苑内的茶室“拾翠亭”,拾翠二字,屡见于诗词。亭两层,风格简朴至极,内外墙壁都是黄褐色,木质的梁、柱、栏、板皆是黑色,但又不是乌黑,其中也透着木质本来的一丝色泽,南北两侧都种植有高大的松、杉,东向轩窗临水,名为九条池,有几只苍鹭一直停驻于此。二层的空间尤为狭小,但是高低错落的窗户,和家徽装饰的窗栏,还有壁橱侧自然弯曲的柱子,都显示出典型的日本设计风格,简素而不均整,自然而不迎合,此处游客稀少,景色淡泊风雅。

之后步行前往二条城,二条城由德川家康所建,作为幕府将军上京时的居所,所以并不像其他城池般高耸坚固,反倒像是一座广大的庭院,建筑豪华气派,宫室广阔,金碧辉煌,建筑内也模拟了幕府时期的政治场景。

回酒店领取行李后,在京都站搭乘新干线前往名古屋,票是从四条大街的售票点买的,相比于去火车站买票有一点折扣,车程大约2.5小时。
下午到达名古屋金山附近的民宿,房间虽然不大,但是设计的极为巧妙,使人不觉的狭小,卫生打扫之干净让人觉得未曾有人入住过。
名古屋作为日本第四大城市,历史上名人辈出,但是并没有很多的景点,而是以精湛的技术工艺而驰名,今天也是一个工业城市。一出车站就感觉到了这里没有游客的气息,一切都是为当地忙碌的市民而存在的。
住:名古屋民宿 702号
6月15日 名古屋 阴
上午搭地铁前往名古屋城,下车后穿过其北侧很有年代感的名城公园,里边有不少的青铜雕塑和古老的喷泉,游人稀少,偶尔碰到几个在此晨练的当地人,也并不多,公园靠近名古屋城护城河的一侧种植了漫长的紫藤花长廊,看起来也很有年头了,只是紫藤花期实在难遇。名古屋城也名列日本三大名城之一,因为城主是有德川幕府将军继承权的“御三家”之一,又建于承平之世,所以此城历史虽不久远,在近代而言也算富丽堂皇了。但名古屋市是日本的工业重镇,在二战期间被美军空袭摧残严重,所以现今连近代的建筑也所剩无几,主要参观的本丸御殿鲜艳华丽,壁障画和室内的木雕、构建都极尽繁复精美之势,大范围、大面积的使用金色,再加上建筑为新建,木色浅淡偏暖,给人一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整体感受。御殿外的天守阁虽然也高耸雄伟,但是外墙装饰相对简单,也采用了白墙青瓦,因鸱吻部位使用了纯金的鯱鱼形状构建,所以也被称为“金鯱城”。也可见作为“武家”代表的德川家,审美水平和京都奈良的“公家”贵族判若云泥,和喜欢黄金茶室的丰臣秀吉没有区别。

出城后路过了爱知县护国神社,主要祭拜战争中阵亡将士,未入,门外成片的紫阳花开正秾。
住:名古屋民宿 702号
6月16日 名古屋-上海 阴
9点出发,从金山站搭乘电车前往机场,交通大约40分钟,非常顺畅方便。机场取票、安检速度都很快,中部国际机场也很大,有不少的商店,包括无印良品这样的杂货店,方便大家把日元都花干净再离开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