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自感
活着,起初拿起时轻飘飘的,
乡间的平静也因为富贵的故事而显得急促,眼前的青草也不显得那么碧绿,比起我想看到的田间朝阳我现在只能看见令人压抑的黄昏。
未开始读时我还在思考一通活着的意义,仿佛“活着”和“意义”天生就是绑定一起似的,如前人的名垂青史,或当今的令人仰慕,又或者酒桌上的吹嘘成就万千,还有及时行乐。人在落魄受挫时都会思考,思考已经度过的日子...
品读福贵的一生的时候,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苦”字,几次想放下书让内心平静下来,而后又不由自主的拿起。书中的人物屈指可数,但都是福贵周围极亲的亲人,他们一个个的离去,甚至都让我感到死亡的平淡,到有庆的时候却我抽涕。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开了我,离开了福贵,文字中都让我感受到了孤独、痛楚,最后给我安慰的却是福贵与老牛。
最后的黄昏转瞬即逝,黑夜的从天而降让我放松下来,终于摆脱了它,合上了书,突然发现我已拿不住它,它太沉重。
就像自序中所说,“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不在将活着和意义捆绑,更倾向于体会活着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