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践行极简消费主义的?
查看话题 >不讲主义,说说极简

总觉得对自己不够好,所以喜欢买衣服就一直买,缺什么东西只要在自己的消费范围内都会买。
直到几个月前搬家,我把所有的东西一件件打包,一辆面包车竟然被塞得满满当当。三年前的我还仅有一个只小皮箱,我是怎么一步步买回来这么多东西的?
实体书就算没有很多重量也吓人,电子产品的线可以装一箱,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好像是第一次见面。

几百件衣服是甜蜜的负担。光衬衫、T恤、裤子这些单品各二十件起,整个夏天加上春末初秋,每天换一套也穿不过来。
尽管我已经做好了完整的电子相册,保证每一件都有出场机会,但很现实的问题是,选择越多越耗时,有时候沉迷搭配动不动半小时就没了。

更麻烦的问题是,衣柜根本放不下我的宝贝们了。他们出现在沙发上,椅子上,床上,我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整理熨烫。
曾经我以为我只是需要一个梦想中的衣帽间,但现在我知道了,清理、保养这么多衣服的烦恼也将永远伴随我。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直到看了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我被剧中的生活状态击中了。好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找到了练绝世武功的窍门,整个人脱胎换骨。


一个干净舒适的大空间才是生活的理想状态,东西太多就是凶器,它们杀掉了我的时间,我的开阔情绪,用物质把我逼仄在一个狭小空间,不清理就不能透气。

我必须开始极简生活了!
物品极简只是第一步,最终目的是通过极简获得充分的精神自由。
依旧是一个听过太多道理,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开始。一味去看什么断舍离,怦然心动整理法,只是照着别人的经验整理自己,不一定适配。

我的方法是首先充分了解自己,认真列出灵魂拷问的答案:
1.空闲时间我在做什么?
2.不考虑条件我最想做的5件事是什么?
3.不考虑钱我最想去的5个地方是哪里?
4.我最看重的是什么?(排序题)
健康、精神境界、个人发展、家人、财富、朋友、冒险、放松、名声
5.如果知道自己不会失败,我的目标是什么?
列举职业或榜样的名字
6.我希望自己是如何度过这一生的?
7.为了实现目标,我需要开始极简生活吗?
如果你的第7问答案是否定的,下面不用看了,你开心就好。
不要试图回避这些问题,迟早都要面对。结果导向是我目前觉得最有效的实现目标的办法。把重要的、能提高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事情放在首位,不用多久就可以完全掌控时间和生活节奏,实现每天都爽的人生体验。

第二步才是或缓慢或加速践行的——断舍离。
断掉物欲是基础操作。享受生活不是享受物质,真正的必需品你早就有了。
两个原则:
不凑单不跟风;不需要的再便宜也不买,必须的再贵也要买。
我不会再买的物品清单:
1.有同款的衣服鞋和包(逐步置换高品质单品)
2.彩妆(已经足够用了)
3.使用率低的电器(榨汁机/面包机/酸奶机/咖啡机)
4.任何家具和无用装饰品
5.日用品的囤货
6.各种花茶、奶茶和饮料(戒糖)
7.保健品
8.纸质出版物和笔记本(无纸化更清爽方便)
9.任何电子产品(已经全都有了)
10.毛绒玩具
11.旅游纪念品
12.含有添加剂的食品

接着是“舍”。扔掉所有不喜欢、用不到、降低幸福感的杂物。
两个原则:
重复功能的东西只留一个;用不到就是没价值。
我要扔掉的物品清单:
1.旧的不喜欢的衣服鞋包
2.囤积的塑料袋和包装盒
3.过期药品
4.丑陋的纸箱和收纳
5.不能用的耳机、手机壳、手表、各种文具
6.没必要留着的纸质书
7.不喜欢的饰品
8.没用的旅行纪念品
9.不舒服的枕头和床品
10.名片
11.破损的餐具
12.点外卖攒的餐具
13.没用的赠品

勤俭持家如我,不舍得扔的东西放在闲鱼上卖卖,还能回血!别想着总有一天会用到,三个月用不到你就会忘了它的存在。
最后是“离”,拒绝恋物癖。
这个需要看情况,收藏家不适用。我有收集门票、电影票、各种票据的习惯,这么多年不多不少也有一大袋了,整整齐齐放着不占多少地方,目前是不会扔的。
有些人恋物癖到有一丁点纪念意义的东西都不舍得扔,比如小学课本作业本,小时候穿过的衣服、玩过的玩具这些。建议拍照留念,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腾出地方放新的人生和新的思考。

断舍离后的第三步,是社交极简。
真正的朋友不在朋友圈点赞评论你,他们会直接私信你最近过得好不好,专心取悦那些重要的人就好,放弃无用社交,拒绝所谓的合群。
定期跟家人通话,记住每个好朋友的生日,忧愁和快乐主动和他们分享。也别忘了结交优秀的,有相同价值观的新朋友。这样就够了。

物质生活这么丰富的今天,开始极简就是以一人之力对抗消费洪流,努力工作赚来的钱应该满足的是自己真正的需求,千万不能被物品和其他不重要的人和事拖累。
在生活的舒适度和极简之间找到平衡,把钱用在提升自己、丰富个人体验和行走世界上,去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小理想,是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人生。
这是我两个月极简生活的心得报告,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