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烟》背后的故事(发在8月30日电影《闻烟》上映前)
时间回溯到2015年5月18日下午四点,当我用三天时间写完《闻烟》时,我不曾想到它会被改编成一部电影,更想不到这部只有一万多字的短篇小说能让无数读者感动落泪。即使是四年之后的今天,我依然能清楚地回忆起创作《闻烟》那三天里的心中所想。
我曾经是一本杂志的编辑部主任,由于工作相对轻松,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过着上班钓鱼写作,下班各种娱乐的悠闲生活。2014年6月女儿出生后,自己的这种幸福生活也随之达到顶峰。可惜好景不长,2014年12月,父亲在单位体检中被查出得了肺癌,手术后的病理结果非常不好,而且已经出现了淋巴转移,这意味着父亲的病情已进入到中晚期。
医生当时断言,父亲的生存期长则两年,短则半年。虽然我和家人想尽了各种办法,但父亲的病情还是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手术后仅仅两个月,父亲就在第二次化疗后突发大面积脑梗死,直接卧床不起,并且肺内复发的肿瘤病灶比手术之前还要多。
看到医生不断的摇头叹息,我知道父亲生命的尽头已经近在眼前。两个多月之前父亲还是一个可以正常上下班的人,两个多月后就成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将死之人,这前后的反差太大,也太过突然,让我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不过,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随时迎接和父亲的永别。也正是在那段时间,我平生第一次静下心来,认真回顾了过往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我想起自己年少时在学业上始终没能达到父亲预期,父亲却从未埋怨过我一句。我想起自己的初恋女友父亲心里万般不认可,却因为我的一再坚持而最终妥协。我想起妻子临产前自己心里的忐忑,我担心一旦妻子生了女孩儿,父亲会失望。毕竟我家已四代单传,毕竟我曾听奶奶说过,父亲当年是专门挑的所谓能生男孩子的月份要的我。事实上,妻子真的生了个女孩儿,父亲表现出来的近乎疯狂的喜悦之情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我还想起了……
所有的这一切,最后都投射到了《闻烟》这部小说里。于是乎,读者们看到了柳见三15岁便从初中退学回家,柳庭深尽管心中不满,却没有阻拦。看到了柳庭深明明不喜欢小悦,却因为柳见三对小悦一见倾心,最终同意柳见三和小悦结婚。看到了柳庭深对孙女闻烟的各种疼爱,尤其是闻烟过百日时,柳庭深破天荒地将同顺祥停业一天,包下镇上最好的饭店,宴请全镇的父老乡亲。
我以前在接受采访曾提及过,《闻烟》里的柳见三、柳庭深、柳闻烟三个主要人物,是以我、我父亲、我女儿为原型创作完成的,所以在《闻烟》这部小说里,几乎随处可见我和父亲以及我们全家的影子。比如,在现实中,我没有见过我的爷爷,父亲也没有见过他的爷爷。小说中,柳见三和柳庭深也是如此。再比如,在现实中,同顺祥是真实存在过的,不过并不是冰晶糕店,而是猪肉铺。1934年,我的爷爷只身一人从山东平度闯关东到大连。1945年,25岁的爷爷创立了同顺祥。1953年6月父亲出生时,爷爷为父亲取的小名就叫同顺。1956年公私合营,同顺祥被收归国有。
顺便说一个读者们非常关心的问题,《闻烟》里的冰晶糕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是我虚构的一种糕点,它最初的出处在我201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赦免之日》第9章里。 我一直都认为,在现实中后来发生的事情要比《闻烟》这部小说更加感人。当初,我是抱着父亲必将不久于人世的心态写完《闻烟》的,所以,小说中柳庭深这个人物的结局是因为肺癌去世。
我原以为现实中的结局会和小说一样,可是,生活的魅力往往就在于它的不可琢磨性。父亲由于种种机缘巧合,以及我们全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下,病情意外地得到了好转。让他的人生结局和小说中柳庭深的人生结局出现完全不同的走向。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的主要创作方向是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并不是我的专长,或许我只有在2015年5月时的那种特殊情绪和心境下才能写出《闻烟》。
尽管《闻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关注和荣誉,但是如若可以选择,我宁愿父亲没有生病,一切都回到2014年12月以前的状态,哪怕自己一辈子都无法写出《闻烟》这样的作品也在所不惜。 可是,生活终究是向前的!
辛酉
2019年3月28日
本文是为闻烟》再版写的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