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豆瓣的第一段话:为了平静
一个小时前突然想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这句话,隐约觉得应该不是原创:这并不是一个朗朗上口的句子,突然冒出来,一定是背过。打开浏览器,果不其然,是《荷塘月色》。随便浏览了几条链接,点进了豆瓣一篇题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的文章,又再相关话题里找到了一篇《重庆旧货市场魔幻游记》,写重庆的旧货市场。重庆我是一直想去的。想了一年多。以后也会想,以后定会去。
旧货市场的作者叫“家禽腿部保健”,是个有趣的人。他在一篇《在海边开咖啡馆》里提及了几个咖啡馆,其中有两家在青岛的海边。青岛我是一直想去的。想了一年多。以后也会想,近期定会去。也是看了他这篇文章,让我想到:可以攒些钱去青岛开个面向海边的咖啡馆;这是我想做的事;看海是件幸福的事;多久以后才能去呢;要不要这周末就去看看呢……
想这些事的时候,让我觉得平静。然后想写点什么,让自己更平静。
不知不觉间已变成“XXX公司交际草”——只是初入职场的小白的评价,也让我猛地一惊,觉得是时候重新审视下自己。昨天在入职之初的室友群里转发了一段文字,被酒量大学历高的mr.wave称为毒鸡汤。mr.wave的评价让我发现,我也应该重新认识下他。
群名叫“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如你所知,这个群里的三个人曾经在一起合租过三年,现在已经散伙。我在群里叫“一身正气的群主”,iPhone5叫“一身骚气的群主”,从不觉得自己无聊的无聊的mr.wave用的是本名。昨天在群里讨论人生哲理的时候,iPhone5说自己在“小木虫”APP里发的相亲贴认识的妹子不理他了,让他有了一种失恋的感觉。此事并未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已经不是第三或者第四次了。我只是感慨连考研用软件都可以用来约会了,可能豆瓣反倒又可以用来记录自己的心情了。
昨天路过夜市,有个付费唱歌的摊位,我还感慨了一下:我真的是变了,到大学毕业的时候,遇到此类活动都是躲着走,现在居然想上去随便唱首歌。大学宅了四年让我以为自己变成了一个一身正气、抑郁悲观的伪文艺青年,工作四年以后,反倒被人叫作交际草。是我自己改变了,还是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思考的过程不在此罗列,结论是:我表现出来的样子和我的内心并不契合。也可能是契合的,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简单说:我并不很了解自己。
早上走河边的小路去上班,路上有几只被踩扁或者压扁的昆虫,还有几只尚未被踩扁或者压扁的昆虫。我想,它们知道什么是爱吗?它们只知道想办法让自己生存下去。人类进化到现在,从整个人类的角度讲,或者从国家或者民族的角度来讲,生存还是第一要义。但是对每一个个人来说,至少对我来说,生存已经不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了。我想要什么呢?我从2007年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十余年来从未停止过断断续续地思考。只是越来越少和别人交流。从什么时候开始,讨论人生的意义变得可笑?
在群里,我们三个人简单地讨论过这个问题,每次都是草草开始,草草结束。在群里的讨论结果可以归纳为:先就这么活着吧,反正没人想死。这是我高中的时候给同学的答案:一个同学问我人为什么活着,我指着窗户说你跳下去吧,不想跳的理由就是你活着的理由。那时的我居然和现在的M.W一样刻薄。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想象了一下我们三个人以后的样子,顺境或者逆境的样子。生活总会继续。生活总要继续。人得坚强些。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一切都会过去。只求片刻平静。
fish 201907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