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
回家探亲,北京中转。
选了南站和西站之间的一家酒店过夜,因为想利用上车前的半个上午去看法源寺。
早起,沿着教子胡同走过去。
路边一个清真早点铺里,一小伙儿手脚巨麻利,流水线似的为排在前面的老姐姐配置组装了七八套早餐,用了几十个塑料袋。
我买了慕名已久的豆腐脑。
《跟宇宙结婚》的青年老师说他第一次吃豆腐脑感觉有天使飞翔,实在难有同感——配料黏糊糊的,也只是咸味。和前一天下午吃的“北京茄子面”一样,除了面条筋道,茄子丁和肥肉丁陷在黏糊糊的液体里,与南方人最最讲究的“清爽”“新鲜”背道而驰。
不过前一天晚上在酒店吃的日餐却中规中矩,食材、烹制以及服务都不错。
北京民间美食是荒漠——实锤了。
法源寺八点半准时开门。免费。
寺内古树参天,浓荫蔽日;建筑紧凑,布局对称。

这里是中国佛学院所在地,见到好些戴眼镜的年轻僧人。
墙壁上写着院训、目标、学风、学养、僧格养成以及学修品质,这里培养的毕业生输往各地,成为中国各地佛国宝刹的住持。
沿院墙两边的房间应该是佛学院的宿舍区,门口都挂着“请勿打扰”的牌子,但从敞开的门看进去,有整排的滚筒洗衣机,地上一溜桶装水,每个房间都有空调外机,还看到很多僧人使用手机。
看来现代僧人都是入世修行。

中路的各间佛殿也刚刚开门,工作人员开始一天的工作。
跨进一殿,看到一位大姐正手拿抹布擦拭展柜,另一位大姐跪在佛像前几叩头。
她们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哎,你昨晚儿看没看电视?嘿!那小孩儿出国留学真不成!诶呦!阿弥陀佛!
——怎么着!?
——诶呦,搁那块儿跟他爸闹。阿弥陀佛!留学这事儿吧,得跟我们孩儿他爸单位那样儿的才行。我跟你说啊,人家那闺女自个儿保送北大,毕业去香港,又去了法国读博士,在外国好些年……
——现在回来了?
——没呀!人家闺女留法国啦!嘿!找一意大利人,也不结婚,就那么一块儿过……
——那哪儿成啊!
——谁说不是呢!噢,花钱一起花,分钱时候没你份儿!阿弥陀佛……
哈哈,好有烟火气,就是不知道诸位神佛想不想听,爱不爱听,抑或需不需要听?
我一边听一边看摆在两边的佛教文物,多属于唐、辽、明、清。锁在玻璃箱中很久没有动过了,因为注释纸条非常简单,都已发黄,有的甚至已经淹晕不清。
法源寺享有盛名的丁香花期已过,同样有名的猫儿还是一样自在欢脱。

虔诚的信徒已经早来开始礼佛跪拜。进寺时看到一个年轻男子跪在一座殿外,举着手机大声诵读什么经文,出寺时,他还继续着。
进口大门墙根儿下面摆一桌,条幅写着为一个什么法会报名。坐在桌里面的年轻人对一位老姐姐说:得!收您三百,找您三十。
参观寺庙,我都是默看不拜。
不是不信,只是自知佛教高深,佛法无边,不敢轻挑造次;
而且亦相信我佛慈悲,如门上楹联所讲:不去不来心头有愿月已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