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支教队走进安徽阜阳阜南于集乡系列之当我们目光相遇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
供稿: 阜南 于继礼 北师大 黎安润泽

2019年7月15日,来到这里的这几天,我们和孩子们的目光在教室中、操场上交汇,从陌生好奇到渐渐默契,像是在半空中架起了一座座无形的桥梁。
曾无数次在电视上看到渴求知识的孩子们的眼神,但是当在讲台上抬起头,真真切切地看到孩子们清澈纯稚的目光时,还是会有些猝不及防的小小的震撼——真像是不沾烟火气的小精灵。
所以,我们悄悄把小精灵们的目光收集起来,或许就会有什么神奇的魔力。
孩子们的注视
于集乡中学的孩子们都有着明亮清澈的眼睛——写着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期待、对外界的向往的眼睛。单纯的孩子们从不会掩饰自己的想法,只转一转眼珠,心中所想就都跳到了脸上——
电影课的沉浸投入,认真到仿佛自己就是电影中的一员;

折纸课的细致耐心,跃跃欲试又反复尝试,取得小小成功后,眼中的喜悦和骄傲藏都藏不住;


素拓课的嬉笑打闹,笑得眼睛都看不见却依然能让人想象到目光中的喜悦兴奋;

日语课的目不转睛,目光紧紧追随黑板上那些陌生又有趣的文字,嘴唇翕动尝试发音;

国学课的满眼期待,看着老师拿起自己写好的作品,心中对于老师的评价的期待已经融在了眼底;
每一节课上,孩子们都有着专注的目光。有好奇,有疑惑,有豁然,有纠结。双眸灵动,眼神却坚定,这些小精灵们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带来新的惊喜。




下课后,孩子们的眼里,似乎比上课又多了几分光彩。

稳重地坐着聊着▶

◀开心地笑着闹着
◀或是在二楼的栏杆上,站成别人眼中的风景
每一种眼神、每一双眼睛,我们都不想辜负。
老师们的凝视
所以该怎样回应小精灵们的目光呢?老师们自有不同的风格。
或许循循善诱,让孩子们主动思考

或许略显严肃,认真负责

或许和孩子们一起专注于电影情节

或许耐心讲解每一个知识点

或许在下课路过时看着孩子们欢笑打闹

或许和孩子们一起笑着

再或许,用更加精彩的课堂,更加生动的语言,填补起清澈目光中的迷茫。
该怎么形容孩子们的目光呢?
澄澈如泉水?明亮如星辰?纯稚如婴孩?无辜如幼鹿?沉静如清潭?
还是,期待、信赖、尊重、带着一丝丝害怕和越来越弱的戒备?
这些,都不够。
而我们也在尝试着、努力着,思考着,该用怎样的目光,回应孩子们的期待。
当我们和孩子们目光相撞并且会心一笑的时候,似乎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让我们忍不住放轻了脚步、放柔了声音。
那是对小精灵们干净的眼神小心翼翼的保护。
文案 | 穆星潼
摄影 | 宁庚妙
排版 | 菜心
供稿: 阜南 于继礼 北师大 黎安润泽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